連續兩次寫了與二戰歐洲戰場有關的文章後,我們把焦點轉回到同一時期的亞洲太平洋戰場。無論定居在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支持的是兩岸統一還是台灣獨立,甚至只是單純想維持現狀,都無法否認亞洲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定居在海峽兩岸、東南亞還有歐美的華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捲入了這場戰爭。全世界的華僑華人,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二戰記憶。
而今日亞洲太平洋戰爭最讓台灣人感到困擾的問題,就是我們究竟要站在誰的立場去回顧這場戰爭。許多獨派人士,比如名嘴鄭弘儀還有時代力量立法委員林昶佐,均公開強調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中國與日本是「敵國」,而當時的台灣屬於日本殖民地,所以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自然也是「敵國」。既然兩岸人民在二戰時相互敵視,那台灣人當然要站在日本的立場去解讀二戰歷史。
可事實遠沒有鄭弘儀與林昶佐解讀的那麼簡單,因為從嚴格的法律定義來看的話,今日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確實是在1941年12月9日對日本、德國還有義大利宣戰。站在今日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二戰時的日本帝國確實是「敵國」。可大日本帝國從來沒有對中國宣戰過,如果站在日本的立場來看,恐怕把中國形容為台灣人「敵國」的說法是無法成立的。
誰是亞洲太平洋戰爭的主角?
鄭弘儀與林昶佐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除了他們不讀書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與台灣的統派人士一樣,受了「大中國史觀」的影響,誤把中國當成了二戰期間對日作戰的「主角」,這點看起來令人感到格外諷刺。而把亞洲太平洋戰爭定位為「中日戰爭」的獨派人士,其實也不是只有鄭弘儀與林昶佐兩人而已。
因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對日抗戰的主角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軍民」,其他參加戰爭的國家無論是美國、蘇聯還是大英國協都只是配角。早期毛澤東時代的論述,更是把美英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形容為「帝國主義對帝國主義」的不義之戰,更是讓大陸人民普遍相信所謂「中國人民戰勝日本法西斯」的神話。
至於中華民國政府,雖然並不否認英美盟軍在戰勝日本侵略者時發揮的積極作用,不過在經歷了70年代的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以及中美斷交之後,為了提升國民對國家的向心力,抗戰的歷史教育也著重於強調1941年以前中國孤軍奮戰的歲月。尤其是《英烈千秋》、《八百壯士》以及《筧橋英烈傳》等三部中影拍攝的抗戰電影,都是以抗戰初期的國軍英勇抗擊日軍侵略為主要內容。
在這三部電影中,我們確實看到了國軍將士們捨身衛國,以劣勢裝備抵禦侵略者的壯烈形象。然而這三部愛國電影,都只向台灣人民介紹了戰爭是怎麼樣開始的,卻沒有向台灣人民介紹戰爭是怎樣結束的。這讓沒有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台灣人,想當然爾的認為中國是靠一己之力戰勝日本的。雖真實呈現了國軍官兵們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但這些電影仍有許多違反歷史的不實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