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專欄:芒友會師80周年─國府陸軍美械化的開端

2025-01-26 07:20

? 人氣

芒友會師中的兩支國軍部隊,左邊戴鋼盔的為駐印軍,右邊戴小帽的是遠征軍。(美國國家檔案館)

芒友會師中的兩支國軍部隊,左邊戴鋼盔的為駐印軍,右邊戴小帽的是遠征軍。(美國國家檔案館)

今年1月27日是芒友會師第80周年的日子,這對中國的抗戰有格外重要的意義。首先是中印公路通車,使國民政府不再只能仰賴駝峰空運的物資輸入作戰物資,美援能夠經由陸上交通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其次是遠征軍與駐印軍在反攻滇西與緬北的過程中,幾乎消滅掉了日軍第56師團與第18師團兩支王牌部隊,象徵中華民國在盟軍反攻日本的過程中沒有缺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對中華民國陸軍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打下滇西的中國遠征軍與打下緬北的中國駐印軍順利會師,兩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接受了美援裝備。其中駐印軍因為在印度受訓,距離英美的補給線較近,所以除了武器裝備外,穿著也比較接近英美軍隊。而從雲南出發的遠征軍,則因為距離英美的補給線較遠,雖使用美軍裝備,但是穿著仍與國內中央軍嫡系部隊大同小異。

對中華民國軍事發展有瞭解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戰後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陸軍最終走向了全美械化的道路。尤其是進入50年代到60年代以後,整個中華民國陸軍的形象就是草綠色制服與M1鋼盔的搭配。芒友會師的駐印軍雖然沒有穿戰後的草綠色制服,卻已經裝備了M1鋼盔,當他們與國內戴著野戰小帽的遠征軍將士站在一起合照時,讓人難免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事實上在國內遭遇「一號作戰」慘敗的同時,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在滇緬戰場取得1840年以來中國軍隊在海外的第一場勝利,確實讓英美軍事觀察家以及國人普遍相信芒友會師中的兩支國軍將成為戰後中國陸軍的未來。取代史迪威出任駐華美軍司令的魏德邁,也是以駐印軍為藍本推行他的「阿爾發計劃」,引領黃埔嫡系部隊走上美械化的道路。

可見象徵國軍在滇緬戰場上贏取勝利的芒友會師,在推動國軍現代化的意義上還是非常巨大的。儘管受到「歐洲第一」政策的影響,美國陸軍沒有派大規模地面部隊來華參戰,使國府陸軍的美國化道路走得比空軍慢上許多,規模同樣也少上許多,可這次會師象徵了華人的軍隊搭配美國的後勤補給制度能在戰場上贏得勝利,為戰後中華民國陸軍在台灣與美國的合作開啟了大門。

芒友會師時的駐印軍與遠征軍,從裝備就能分出兩者的差異。(美國國家檔案館)
芒友會師時的駐印軍與遠征軍,從裝備就能分出兩者的差異。(美國國家檔案館)

滇緬戰場勝利的意義

受制於「歐洲第一」戰略影響,美國在1941年底的亞凱迪亞會議(Arcadia Conference)上確立了中國戰場是以空戰為主體,僅派遣陸軍航空部隊支援國民政府,地面部隊不進入中國戰場。而在滇緬公路淪陷的情況下,儘管史迪威將軍有為國軍訓練30個陸軍師的計劃,也沒有成功的可能,只能以撤退到印度的新38師與新22師為基礎組建中國駐印軍。

至於遠征軍,則分為第11集團軍與第20集團軍,規模高達八個軍共21個師。中國遠征軍也好,乃至於後來被空運到印度納入中國遠征軍的師也罷,基本上都是以陳誠「土木系」部隊為主體。再加上從淞滬會戰一路打下來的陸軍第71軍,還有裝甲兵主力第5軍第200師,幾乎通通都是嫡系部隊當中的嫡系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