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八百壯士》裡面,還提到了一些租界的英軍、美軍協助楊惠敏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的劇情,那《筧橋英烈傳》可是幾乎完全沒有提到蘇聯飛行員與中國飛行員並肩作戰的內容。勉強與俄國人沾上邊的,是電影中出現了高志航大隊長駕駛I-16驅逐機被日軍炸死的畫面。故意讓蘇聯缺席,是為了迎合中華民國政府當年的「反共抗俄」國策。
兩岸對抗戰的論述,其實只是50步笑100步而已,因為無論共軍還是國軍都稱不上是亞洲太平洋戰爭的主角。中國只有在1937年到1941年這段時間,稱得上是與日軍作戰的主力。可實際上在這四年內,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沒有對彼此宣戰,雙方在法律方面的關係定義,還有待後世學者加以高志航研究。1941年12月9日之後,國軍則只主導中國戰區的對日作戰,屬於戰爭中的配角。
國軍雖然也派出了遠征軍、駐印軍參加滇緬戰場的對日反攻,可整個亞洲太平洋戰場的配角不是只有中國。另外還有以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還有印度為代表的大英國協。殖民印尼的荷蘭,還有被美國殖民的菲律賓,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為擊敗日本做出了貢獻。亞洲太平洋戰爭是一場多國參與的國際戰爭,中國的處境並不孤單。
上面提到了那麼多國家,可是包括後來打醬油,在原子彈都被投到了廣島與長崎以後才參戰的蘇聯在內,其實都稱不上是對日作戰的主角。整場亞洲太平洋戰爭打下來,基本上沒有一個參戰國會否認,消滅絕大多數日軍主力,並完成對日本本土佔領任務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利堅合眾國。換言之,無論是從同盟國還是日本的角度來看,美國才是對日作戰的唯一主角。
中國:日本的「天然盟友」
可即便是做為配角,大英國協各會員國與荷蘭王國都被日本人宣了戰。哪怕是日軍誓言從白人統治者手中解放的菲律賓,都因為具有美國殖民地的身份而被涵蓋到了日本的宣戰範圍之內。唯獨對中國,日本不只沒有宣戰,而且還沒有視之為「敵國」看待。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但實際上遠沒有那麼簡單。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日本是因為始終打不下中國的原因,才會去引爆亞洲太平洋戰爭。然而如果有讀過「九一八事變」策劃人石原莞爾寫的《最終戰爭論》的話,其實讀者們不難發現日本人一開始就是把「打倒美國」視為整場戰爭的終極目標。正如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寫《我的奮鬥》(Mein Kampf)時,始終是以征服俄羅斯,為亞利安人打造「生存空間」(Lebensraum)為終極目標一樣。
而在打造這個「生存空間」的過程中,英國不只不是德國的「敵人」,而且還是德國的「天然盟友」。石原莞爾認為,日本與美國的戰爭代表的是一場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最終戰爭」。套一句90年代以後出現的詞彙,其實所謂的「最終戰爭論」,與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教授所提出的「文明衝突」論(Clash of Civilization)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