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李莊,還不是如今的旅遊勝地,岳南成了唯一一位旅客,鎮上當然沒有旅館,他只能將就起來,住在一座豬隻配種場的房間裡,在那裡完成《李莊往事》,一路筆耕至今,竟讓李莊1年的旅客達到1700萬人次,「 我寫之前,沒人知道李莊,很多人看完書之後,就想會去這地方看看。」
李莊只是開端,他再花8年寫亂世下文人的南渡與北歸
《李莊往事》(註:台灣增訂版書名為《那時的先生:1940~1946大師們在李莊沉默而光榮的歷程》)只是個開端,岳南意猶未盡,但這回他的野心更大,不只李莊,他把北大、清華、南開3間百年老校組成的西南聯大,一起拉進故事裡,耗費8年心力寫就巔峰之作《南渡北歸》。
《南渡北歸》一書,寫亂世下學者、文人的兩次南渡與北歸,第一次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山河淪陷後,人們往四川、貴州、雲南遷徙,抗戰勝利後,又回到以南京為中心的國民政府領地;第二次是國共內戰爆發後,一批人跟著毛澤東從南京到北平,一批人從南京往南走,渡過海峽來到台灣。
留在中國故土的人當然希望活下來,但岳南說,這些人後來還是遭到共產黨追殺,被一網打盡,這就是《南渡北歸》的傷痛,他們在抗日戰爭的刺刀炮火之下活過來,戰爭結束後,這些人卻被弄死,「最慘烈就在這裡,度過千山萬水,沒死於敵人屠刀之下,卻死於自己人。」
綜觀這段歷史,岳南直嘆,「走的才是對的!」他認為,留下來的人,本性上是不想動,就是覺得可以等等看、再等等看,更覺得自己只是個教書的,也沒參加什麼黨派,沒想到竟遭遇這樣的下場,「當然傅斯年、李濟這些清醒的人就走了,沒什麼好遲疑的。」
岳南解釋「再無大師」:學問之前有兩個字,就是自由
戰火硝煙四起間,岳南不只寫一代大師們的身影,更定下「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的基調,對此他則直言,中國歷史上兩次大師雲集的時刻,第一次是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第二就是晚清民國,千百年歷史來,就這兩次。
但為何如今再無大師?晚清民初,又何以冠蓋雲集?岳南認為,當時四書五經這些國學的傳統都還在,另一方面,外部也放開了,這些學過扎實國學知識的人,在此環境之中,中、西學碰撞,就擦出火花,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的科學、學術,以中國來說都是草創,豐沛的活力,因而造就一代輝煌。
岳南並解釋,再無大師,在中國方面是碰上文革,不僅沒有言論自由,許多東西也都遭到抹除,要重頭來過;而在台灣方面,儘管有傅斯年等人到來,但都是一個支線,「像現在你清華大學懂的東西,已經比牛頓、愛因斯坦多了,但他不能跟愛因斯坦、牛頓抗衡,原因是他是個樹木(主幹),你只是分枝,分枝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膩,就只是在一個小圈圈紮根。」
聊及於此,岳南不禁感嘆,「所有東西在學問之前,它有兩個字,就是自由」,因為學問是創造的,既然是創造的,必然要有自由,若沒有自由,就只會變成流水般的生產線,「創造就要自由,這是毫無疑問、千古不破的定律,那個年代特別強調自由,今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他們當時強調就是自由民主,這就是沒有大師的原因。」
而放眼未來,岳南則說,未來有可能有大師,但還得等幾十年,台灣在實驗室、設備等物質條件上,比中國還好一點,若能達到美國的水平,這樣就可以在國內做學問,不用依靠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