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三國啓示錄─國家為人民而存在

2019-02-24 06:20

? 人氣

作者指出,《三國演義》一書可以給現代人帶來很深刻的啟示。(資料照,網路圖片)

作者指出,《三國演義》一書可以給現代人帶來很深刻的啟示。(資料照,網路圖片)

近來重讀《三國演義》,有新的領悟。尤其是蜀道的故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唐‧李白有一首詩–《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樂府詩,是歌詠劍門蜀道的經典作品,也是李白的成名代表作。

長久以來,中原人士常將甘陝入川的道路稱為古蜀道〔較著名的有陰平道與金牛道〕,是古代成都到長安的官道。橫貫半個四川的古蜀道,就像一條穿行於崇山峻嶺間的遊龍,其上遍布三國的歷史文化遺跡,這些星羅棋佈的三國遺跡,在在印証了這條道路在三國時期的繁榮昌盛,與“三國志”、“三國演義”的記載和描繪互相吻合。“劍門蜀道”就是古蜀道最精彩的一段。

劍門蜀道,西從四川梓潼起,北至昭化、廣元,全長約240公里。在這一條古驛道上,沿線錯落分布了古關、古城、古道、古樹、古村落、古橋、古井、古驛鋪、古寺、古寨、古棧道,等等璀璨的旅遊文化明珠,構成了精采絕倫的雄關漫道景觀,成為獨步天下的一絕!

西元263年,魏國滅蜀國的戰役中,鍾會和鄧艾兩支兵馬,一正一奇,最後收降劉禪,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鄧艾,鍾會兩個人都死於非命,司馬昭為什麼要殺兩個剛剛滅蜀的功臣呢?鄧艾當時是不支持伐蜀的,這也是司馬昭不讓他做主將的原因之一,但是當司馬昭命令下來時候,他也得必須執行,阻擊姜維兵馬去救援鍾會大軍攻打的蜀軍關隘–劍門關。

姜維智謀迭出,最終姜維成功的擺脫兵比較少的鄧艾軍前鋒部隊的阻攔,及時趕到了劍門關阻止鍾會十萬大軍,給鍾會大軍造成了困難,直到成都劉禪投降,鍾會都沒有攻破劍門關。鍾會惱怒自己功勞全被鄧艾奪走,憤恨不平,加上姜維詐降並挑撥離間,於是到成都後,假借鄧艾謀反理由上報司馬昭,後者於是下令鍾會逮捕鄧艾回都,鍾會擔心鄧艾回都後告知詳情,恐對他不利,於是派人在半途劫殺鄧艾父子。

原本蜀國不會那麼早亡的,只因被姜維甩開的鄧艾,取道叢林密佈、崎嶇難行的陰平道到摩天頂,再令全體士官兵裹著毯子滾下摩天頂,即使三萬人最後只剩下一萬人,但是摩天頂下江油小城的蜀軍,萬萬沒有料到敵人敢走陰平道並滾下高達一兩千多公尺的摩天頂,所以很快就舉白旗投降,鄧艾部隊於是能長驅直入攻下成都。鄧艾有勇有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完成滅蜀壯舉;蜀國滅亡,乃疏於防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