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與東芝高層回憶起這件事,大罵:「把客戶當成什麼了!那家公司(夏普)絕對不能原諒!」2011年,日本政府宣佈提前結束家電環保補貼,液晶電視的銷售量應聲下跌,索尼與東芝也不願再與言而無信的供應商合作,所以夏普才會摔進自掘的墓穴。《日本經濟新聞》 如此總結:「只要對別人溫柔,別人就會對你更溫柔。對別人冷淡,也會被別人冷淡以對,不只是寓言故事裡的道理。」
華郵:電子業本就變動劇烈
《華盛頓郵報》並未從「企業缺德」來看待夏普遭到台灣企業併購,而認為這不過是全球電子產業一直以來劇烈變動的具體而微。大舉入股夏普,讓鴻海在智慧型手機的產業鏈獲得更多份額,在與iPhone的合作上也獲得更多籌碼。也因為獲得夏普的OLED與可撓曲螢幕技術,鴻海未來得以跟宰制全球OLED市場的三星一拚,新一代的iPhone很可能也會應用這些酷炫面板。
除了鴻海在殺成一片血海的電子產業搶得對自己有利的籌碼,《華盛頓郵報》特別提到夏普殞落的大時代背景: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調查,中國的製造業工資從2004到2014年成長了187%。這除了讓富士康(Foxconn,鴻海精密的商標名稱)這樣的組裝廠在低利潤產品的獲利減少,也迫使他們轉向發展高利潤產品。而夏普的面板,正是智慧型手機零件中最昂貴的部分之一。
中國工資成長 迫使鴻海轉向
製造業工資的節節看漲,使得在中國擁有數十家工廠、上百萬員工的富士康,乃至於其他中國的眾多製造商,都想要轉向發展高科技、高獲利的產品。但中國就是缺乏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品牌,能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出多一點銀子來買單。《華郵》分析,不管是華為、海爾、聯想、海信還是小米,對全球市場來說還是拿不上檯面。
因此滿手現金的中國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財務困窘的外國企業,像是富豪汽車(Volvo)、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Weetabix(維多麥)、AMC影業(AMC Entertainment)、華爾道夫飯店(Waldorf Astoria),還有IBM跟摩托羅拉(Motorola)旗下的某些部門,都是他們覬覦的對象。而夏普這樣面臨多重困境、卻仍具有高度品牌價值與先進產品技術的日本老牌電子大廠,當然也是併購的主要標的。
併購案能否獲利?分析師:得看鴻海手腕
《紐約時報》稱,雖然鴻海集團在收購夏普後,沈重的財務負擔隨之而來,但在蘋果手機產業鏈牽涉的份額提高,也讓鴻海相信未來能獲得更多利潤。但《華盛頓郵報》認為,鴻海併購夏普並不能保證成功獲利。聯博資產管理(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莫爾(Alberto Moel)就說,夏普就是「一間需要大修的老房子」。不過他也不排除,在鴻海的管理再造及運用之下,讓這起併購案將發揮出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