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冰葬」業!在人生的終點,化為剔透冰晶...

2016-10-05 11:00

? 人氣

隨著墓地缺乏與環保意識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將遺體燒成骨灰的火葬法。雖然確解決了墓地空間不足的問題,但燃燒的過程依然會製造大量二氧化碳與空氣汙染。為了實踐綠色安葬的概念,瑞典禮儀公司「Promessa」發明全新的安葬法──「冰葬」,不僅過程是零汙染,也有助於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生最後一次減重 

冰葬,聽起來美麗又神秘。在Promessa發表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見人體在冰葬過程中,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先將遺體置於攝氏零下 18 度的環境中冷凍保存,接著利用攝氏零下 196 度的液體氮噴灑、浸泡遺體,達到急速冷凍、破壞組織的效果。

浸泡了這種超低溫溶液的遺體會變成結晶狀、相當脆弱,經過輕微的震動之後,遺體就會化為顆粒狀的粉末。

ice
將遺體用液態氮急速冷凍、破壞組織 (圖/youtube截圖)

這些冷凍粉末會在乾燥狀態下被收集起來,經過儀器的真空環境,將剩餘的水份抽乾,並以金屬過濾器將冷凍後餘下的全部金屬(例如以前骨頭手術的鋼釘等)和其他雜質濾走。經過這樣的過程,遺體只會剩下 30 %以下的體積,而且有別於火葬場需要事先「預約排隊」,冰葬機器可以連續不間斷地處裡遺體,不僅節省空間,在作業上也相當有效率。

化作結晶 重回大自然

這些經過處裡的結晶化骨灰,可以放在用澱粉製作的環保、可分解棺木中,埋進土裡只需要約 1 年的時間,棺木本身和死者的遺體就會被自然環境分解,一切塵歸塵、土歸土,變成樹木與土地的養分。

ice
讓身體回歸自然,是不是靈魂也能安詳的重回大地的懷抱?( 圖/flickr@Dr Les (Leszek - Leslie) Sachs)

Promessa公司的創辦人蘇珊娜‧維格梅塞(Susanne Wiigh-Mäsak)希望透過這種綠色安葬的方式,既保存遺體的生物形態,也能減輕地球環境的負擔。

「興起於 19 世紀的火葬,是城市化快速發展與時間倉促下的產物,不是對環境最好的方式。」身為生物學家的蘇珊娜說,「我們應該讓自己的親人,用一種有尊嚴又合乎環保的形式,將他們的生命送回大自然。」

ice
蘇珊娜曾開玩笑說,她希望自己冰葬後的養分能在墳墓上種上幾朵杜鵑花當她的化身 (圖/ Susanne Wiigh-Mäsak FB)

這種「冰葬」儘管早在 2004 年就已經提出初步的想法與配套措施,當時也引起世界各國關注與嘗試,但直到 10 多年後的現在仍然難見普及。原因不外乎是,冰葬的費用比起火葬稍嫌昂貴,且人之常情,許多人都會希望自己的親人能留下些什麼讓自己紀念,而不是被冷凍打碎,當作土壤的肥料。

強調環保永續的綠色葬禮,雖然在生態循環上更深刻地提供了對身後事的見解,與對地球上其他的生命的尊重,但在推行上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昱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