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布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成績,新加坡學生以總分1655稱霸全球,強調死記硬背的「星式教育」頓時成為顯學。然而,新加坡政府卻在此時投下教改震撼彈,宣布逐步取消中小學考試。第一步,2019年開始,小學低年級不再有考試;其餘各年級逐年降低考試負擔。
「學習不是競爭,不為考試,」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宣示,新加坡未來的教育路線,將以塑造全方位、能思考的獨立個體為主軸。
緊鄰的馬來西亞也宣布同樣政策。2019年開始廢除小一到小三考試,改以「課堂評估」測試學生的學習表現。教育部長馬智禮(Maszlee Malik)認為,學校應該回歸全人教育,讓學生、老師和家長都感到快樂,「學生沒有壓力的學習、老師專心教學工作。」
馬來西亞《星報》報導,馬智禮的目標是全面廢除小學考試制度,轉變為「多元互動的學生評估方式」,最終廢除小學畢業檢定考試UPSR。
這個美好的願景在馬來西亞並不是第一次提出。2011年馬來西亞執行過同樣政策,不過沒多久就以失敗告終。《東方日報》報導,當時曾經參與的老師聽到「課堂評估」四個字,就想到那段時間的慘痛回憶,「每天睡眠不足,凌晨兩點起床打開電腦寫每個孩子的評估報告,還會被家長質疑不公平不客觀。」
這項政策雖然目前得到多數老師和家長支持,但是怕孩子成為白老鼠而反彈的家長也不少。
家有小一生的媽媽Kim Lee抨擊,廢除考試會讓小孩成為不堪一擊的草莓族,「學習面對壓力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有家長預言,這項政策只會讓補習班更加盛行。
還有各種質疑,例如:教改捲土重來,如何具體執行與避免重蹈覆轍?教育部是否有統一的評估標準?老師是否都有客觀評估的能力,以及如何在繁複的教學工作中,觀察全班數十位同學的表現?還有個大哉問:習慣快樂學習、不知考試為何物的學生,升上四年級後面對排山倒海的考試,怎麼辦?
文/朱乙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3 月號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