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每年招收學生,像是組一個登山隊一樣,重視的是每年學生的多樣性,有的人可能特別幽默,有的喜歡植物,有的會動手做實驗,MIT最後錄取考量,是調整各類型專長學生的比例,」蔣佩蓉如此比喻。錄取學生是組合一屆互相匹配和懂得合作的登山隊員,不是挑選1100位成績和分數最高,一模一樣的理工機器人。
面試時的「a-ha moment」(啊哈時刻)
林為千表示,他面試學生的時候,想的是:「這個人,進MIT學習會快樂嗎?對MIT會有貢獻嗎?」面試時找的是「a-ha moment」(啊哈時刻);例如學生談到他的科學實驗時,就開始講得熱力四射、激情澎湃,讓面試官被觸動,這就是「a-ha moment」。林為千在微軟擔任主管多年,從實務人才表現回推,也有獨特的面試原則。
林為千回憶,有個學生的「a-ha moment」是這樣的:他的書面資料看來一般,面試時表現很安靜,敘述時也一般,不特別突出,但當話題接到他的兄弟姊妹時,學生提到他有一位智障的弟弟,他花了不少時間幫助弟弟學習,也因此在外面做志工,講話的音調突然提高,安靜的姿態也開始生動。「這位學生從一個平淡的人變成很激情的人,」讓林為千印象深刻,後來給MIT寫推薦信時寫得特別熱情。
有個人特質、有想法的學生,會給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蔣佩蓉舉她面試過的一位來自河南小村落的學生為例,他高中就讀很一般的學校,沒有留學過,但英文非常流利。蔣佩蓉跟他聊天時特別問他,英文怎麼學得那麼好。學生回答,學校裡有個外籍教師,他會找機會每星期五等外師休息喝咖啡的時候,去找他用英文聊天。
此外,這學生會買亞馬遜網路書店每個月榜上前十名的外文書來看,在學校組羽毛球隊,玩機器人……。面試官馬上看出來學生個性非常的積極主動。講到這裡,林為千評析:太多在明星學校的學生,生活被排得滿滿的,反而沒有機會做一些自主特別的事情,但來自窮困偏鄉的學生,沒有資源,會想辦法找出路,例如到自行車店要一些零件,回去自己組裝機械。這樣自動自主的經驗,會讓面試官印象深刻。
拿回自己未來的自主權
「希望18歲的學生,能夠拿回未來的自主權,」林為千對一個準備進入大學就讀學生的期待是:「擁有自己的未來」,而不是被安排好。
《未來Family》採訪主軸鎖定MIT錄取新生的條件,希望有助台灣父母了解美國名校對未來人才的要求。然而,蔣佩蓉在採訪最後,突然迸出一句她想跟年輕人溝通的心裡話:錄取好的大學,不一定表示人生會成功,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上,有很多洗牌的可能,或許有些學生開竅晚,或許不是在大學期間。期許年輕人放開對名校的執著,勇敢找自己、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