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菲律賓大選在五月九日舉行,但對於身在香港和其他海外工作的菲律賓選民,他們的大選可長得多,他們可以由四月九日開始持續一個月的選舉期內進行投票。是次選舉將會選出下任總統,一半參議院和所有眾議院議席以及各地區首長和議會議席。
菲律賓的選戰狀況
菲律賓總統的產生方法是贏者全拿,每一個選民只能投票予一個總統候選人,取得最多的票數者即當選為下一屆總統。所以即使候選人得不到過半選票也可以當選。
這次菲律賓大選總共有五位候選人,包括來自聯合民族主義聯盟(United Nationalist Alliance)的現任菲律賓副總統傑約馬爾·比奈(Jejomar Binay)、人民改革黨(People’s Reform Party)的米麗阿姆·德芬索爾·聖地牙哥(Miriam Defensor Santiago)、來自菲律賓民主黨–人民力量(Partido Demokratiko Pilipino-Lakas ng Bayan)的現任達沃市市長羅德里戈·杜特地(Rodrigo Duterte)、獨立候選人現任菲律賓參議員格蕾絲·波因(Grace Poe)和自由黨的馬爾·羅哈斯(Manuel “Mar” Roxas II)。
根據由菲律賓社會氣候站(Social Weather Station)在四月十八至二十日所進行的民調顯示,杜特地支持度達33%,比排名第二的波因領先9%。事實上,在十三至十四日由同一機構進行民調時,當時波因支持度達34%,比杜特地領先1%。但現在她只在民調中得到24%的支持度,急跌了10%。本來波因與杜特地間的對決,變成由杜特地抛離其他候選人。於撰文之時距離大選只剩兩天,但是觀乎的民調的急速變化,杜特地能否當選也包含很多變數。
在今年來,除了杜特地和波因之外,比奈也曾經在民調中領先,可見在這樣的選舉制度和文化下,菲律賓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比歐美國家的總統選舉要高得多。除此之外,策略性投票也令選舉結果再添上一重變數,支持度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杜特地和波因加起來乜只有57%,剩下來的43%的選民會否在最後一刻投票給杜特地或是波因?觀乎上次總統選舉,策略性投票的傾向不明顯,候選人民意和最終得票相差最多只有約5%。但考慮到上次選舉艾奎諾三世有壓倒性優勢,這次選舉中策略性投票的影響有可能會比上次選舉更重要。所以對於任何總統候選人而言,他們必需把選戰戰到最後一刻,爭取數個百分點之內的支持度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