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地利皇室的王子公主教養課程中,音樂教育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皇室也聘請大師級音樂家到奧地利宮廷來任職。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下,有的皇室成員甚至自己也是優秀的音樂表演者或是作曲家。也正因為許多重量級的音樂家住在維也納和幾個較大的奧地利主要城市,無數年輕音樂家從歐洲各地慕名而來,一方面是來朝聖和拜師,另一方面也深盼能在這裡出人頭地,出名後再榮耀返鄉。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德語話劇院竟不在德國?
音樂的姊妹 – 戲劇–也是奧地利皇室致力發展的表演藝術模式。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也最悠久的德語話劇院並不在德國,而是在奧地利!她就是奧地利國家劇院,位於維也納市政廳正對面,她的前身是奧地利皇家劇院,一直到今天名字也依舊沿用當時的名稱:「城堡劇院」(Burgtheater),她在市中心的奧地利皇宮旁邊(也就是說,古時候的國王皇后吃飽閒閒沒事做,散步走個幾分鐘就可以去看戲了)。
城堡劇院在德語話劇發展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話劇院,在全盛時期甚至有一百五十多位正式聘請的演員,他們甚至還有一個專有頭銜:「城堡演員」(Burgschauspieler)。能踏上城堡劇院的舞台是許多德語系國家演員一生的夢想,城堡演員的地位媲美電影巨星,有關他們的新聞不見得會出現在藝文版或是副刊,而是在影視八卦區,他們的粉絲也會在社群網站上為了自己的偶像相互謾罵。
多年前,我與多位歐洲音樂家與城堡演員彼得‧希莫尼雪克(Peter Simonischek)在一場慈善晚會上演出,上半場是我們這些年輕音樂家的各式音樂節目,下半場則是希莫尼雪克的詩詞朗讀。那年的我還在藝大唸鋼琴演奏,還不太了解奧地利的藝文背景,有眼不識泰山的我根本不知道他是個巨星,還覺得很納悶,心想:誰會來聽這個傲氣十足的阿伯朗讀四十五分鐘的詩詞?
結果該場演出爆滿!而且聽眾幾乎都是衝著希莫尼雪克那低沉嗓音而來的。
題外話:想要一睹希莫尼雪克精湛的演技,可參考他主演的電影《Toni Erdmann》中文翻譯為《顛父人生》),他大飆演技,扮演一位有點潦倒又不擅與女兒溝通的父親。這部電影在國際影壇拿下無數大獎,也曾入圍2017年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除了皇室,奧地利的教會也是藝文活動的重要推手,好比莫札特在薩爾茲堡的老闆就是當時的親王主教。現代的奧地利教會旗下還是有許多文化機構,做著獨立甚至不符合教會公開形象(如性別同權議題)的藝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