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被問及住在哪裡。當我回答「奧地利」,得到的反應通常如下:
「喔~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去打工度假那裡嗎?」
「喔~袋鼠和無尾熊!」
奧地利(Austria)很容易跟名字酷似的澳大利亞(Australia)搞混,奧地利在歐洲,沒有袋鼠也沒有無尾熊。而且因為官方語言是德文讓很多人聞之怯步,到奧地利打工度假的台灣人跟其他比起來算是少的。
後來我改口說:「奧地利,就是有維也納和莫札特的那個國家。」有趣的是,補上後面那句解說後,不管是誰都能馬上理解:
「喔~音樂之都維也納!」
「喔~就是古典音樂很有名的那個國家對不對?」
從大家的反應就能發現,奧地利政府在國際上用「音樂立國」一詞來打奧地利的觀光形象是十分成功的。雖然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奧地利在哪裡,但是只要提到首都維也納或是音樂神童莫札特,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馬上聯想到「古典音樂」。前幾年有個奧地利觀光廣告便主打著名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Wiener Sängerknaben),用的標語令人莞爾:「全世界最古老的男子少年偶像團體」。
藝文發展 百年扎根
奧地利並不是在現代才用古典音樂為自己打廣告的,而是在數百年前還是封建制度的皇室就開始了!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奧地利的背景,她坐落在中歐,是個被多國環繞而不靠海的內陸國,而從中古世紀一直到18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落幕),她是由一個叫做哈布斯堡(Habsburg)的家族統治,這個歷史超過千年的古老家族以奧地利為核心,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奧地利帝國,全盛時期領地跨越全歐洲,前前後後統治許多不同的民族。
哈布斯堡家族看中被好山好水環繞的維也納,在此建立首都,陸陸續續在這個城市的中心和近郊建造一個又一個大小不一的皇宮,並在宮廷裡推廣藝文活動。奧地利皇室非常清楚,用武力占領來擴展勢力和國土是一回事,唯有紮紮實實地發展藝術文化(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軟實力囉),才能真正得到他國的敬重。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並不擅長打戰,倒是很懂得把自己家的公主嫁出去或把重要家族的公主娶回家,透過聯親把各個重量級貴族跟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
在各式軟實力選項中,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特別重視音樂,這自然也影響了其他貴族階級的人士,許多奧地利的貴族都燒錢供養著數十名成員的樂團,不時在自家城堡舉行音樂會,並聘請作曲家譜曲,由自己的樂團演出。而如能請到火紅的音樂家來家裡演出,更是能夠在其他的貴族面前揚眉吐氣,一方面能夠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可藉此展現自己的社會地位。
在奧地利皇室的王子公主教養課程中,音樂教育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皇室也聘請大師級音樂家到奧地利宮廷來任職。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下,有的皇室成員甚至自己也是優秀的音樂表演者或是作曲家。也正因為許多重量級的音樂家住在維也納和幾個較大的奧地利主要城市,無數年輕音樂家從歐洲各地慕名而來,一方面是來朝聖和拜師,另一方面也深盼能在這裡出人頭地,出名後再榮耀返鄉。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德語話劇院竟不在德國?
音樂的姊妹 – 戲劇–也是奧地利皇室致力發展的表演藝術模式。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也最悠久的德語話劇院並不在德國,而是在奧地利!她就是奧地利國家劇院,位於維也納市政廳正對面,她的前身是奧地利皇家劇院,一直到今天名字也依舊沿用當時的名稱:「城堡劇院」(Burgtheater),她在市中心的奧地利皇宮旁邊(也就是說,古時候的國王皇后吃飽閒閒沒事做,散步走個幾分鐘就可以去看戲了)。
城堡劇院在德語話劇發展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話劇院,在全盛時期甚至有一百五十多位正式聘請的演員,他們甚至還有一個專有頭銜:「城堡演員」(Burgschauspieler)。能踏上城堡劇院的舞台是許多德語系國家演員一生的夢想,城堡演員的地位媲美電影巨星,有關他們的新聞不見得會出現在藝文版或是副刊,而是在影視八卦區,他們的粉絲也會在社群網站上為了自己的偶像相互謾罵。
多年前,我與多位歐洲音樂家與城堡演員彼得‧希莫尼雪克(Peter Simonischek)在一場慈善晚會上演出,上半場是我們這些年輕音樂家的各式音樂節目,下半場則是希莫尼雪克的詩詞朗讀。那年的我還在藝大唸鋼琴演奏,還不太了解奧地利的藝文背景,有眼不識泰山的我根本不知道他是個巨星,還覺得很納悶,心想:誰會來聽這個傲氣十足的阿伯朗讀四十五分鐘的詩詞?
結果該場演出爆滿!而且聽眾幾乎都是衝著希莫尼雪克那低沉嗓音而來的。
題外話:想要一睹希莫尼雪克精湛的演技,可參考他主演的電影《Toni Erdmann》中文翻譯為《顛父人生》),他大飆演技,扮演一位有點潦倒又不擅與女兒溝通的父親。這部電影在國際影壇拿下無數大獎,也曾入圍2017年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除了皇室,奧地利的教會也是藝文活動的重要推手,好比莫札特在薩爾茲堡的老闆就是當時的親王主教。現代的奧地利教會旗下還是有許多文化機構,做著獨立甚至不符合教會公開形象(如性別同權議題)的藝文活動。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完全不知道原來奧地利形象保守的天主教教會是這麼積極在支持各項藝文動態。直到自己獲邀在某些奧地利的音樂會上演出,也實際參與各式前衛的藝文活動後,收到報酬時看到匯款者上寫著某某又某某教區,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藝文活動都是由教會默默買單的!
從十八世紀中期開始,因為社會變遷和工業革命,中產階級漸漸抬頭,這些從民間崛起的企業家或許沒有貴族自豪的悠久書香歷史,但是他們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強,子女的教育程度也逐漸升高,漸漸能夠與貴族平起平坐,音樂也不再是皇室或是貴族的特權。
民間人士崛起 音樂不再是上流階級的特權
在某種程度上,中產階級因為來自民間,比不知人間疾苦的貴族階級更了解一般民眾的需求,也更知道如何將文化活動推廣給大眾來體驗。他們出錢支持音樂家,自掏腰包舉辦私人或是公開性質的音樂會,與銀行家合作建蓋音樂廳,開辦音樂學校來培養後起之秀。為奧地利最著名的音樂展演機構「維也納音樂協會」(Musikverein Wien),就是兩百多年前的民間人士聯手創立的。今天雖接受政府些許的補助,但依舊維持民間人士管理和獨立運作的傳統:自行售票和拉企業贊助來維持經費來源。
我住在位於奧地利東南方的史代爾馬克州(Steiermark),其首都叫做格拉茲(Graz),這個山邊城市的人口不到三十萬(差不多就是整個嘉義市或台北士林區的人口),但音樂活動可蓬勃極了,也有一個自己的音樂協會:史代爾馬克州音樂協會(Musikverein für Steiermark),至今兩百多年的傲人歷史,成立時的主軸是推廣音樂教育,在時代變遷下,音樂教育被國家接手,音樂協會漸漸轉型成為展演中心。他們的演奏廳則是由本地的儲蓄銀行( Steiermärkische Sparkasse)在兩百多年前蓋給他們的,一直到今天,音樂活動從未間斷。
而奧地利政府,在國際行走時,也非常懂得使出用音樂來做外交的手段。2017年奧地利首度出動雙首長(總統與總理)同時出訪中國,浩浩蕩蕩好幾百人的代表團中,有個來自薩爾茲堡的七歲小提琴手,她的名字叫做Anna Cäcilia Pföß,穿著可愛的奧地利傳統服飾圍裙洋裝 ,而隨著她一同到中國的樂器,來頭更是驚人—音樂神童莫札特小時候演奏過的小提琴!這個公關噱頭當時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簡直就是完勝地蓋去首長光芒了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酸恬苦辣(原標題:奧地利古典樂系列 1:數百年前種下的,今日依舊綻放<上>)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