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行種是人類還在進化的證明!英研究:遺傳障礙讓人類文明更進步

2016-06-01 16:48

? 人氣

研究顯示,人類在進化途中曾處於被排擠的一群,卻也因此發展出高度的社會性。(圖/wikimedia)

研究顯示,人類在進化途中曾處於被排擠的一群,卻也因此發展出高度的社會性。(圖/wikimedia)

縱觀歷史,身體障礙者,總是受到「正常人」的迫害和歧視。但根據最新進化理論,生理障礙或突變畸形者,卻是推動人類文明發達不可或缺的要角。英國約克大學與紐卡斯爾大學的人類學者指出,遺傳上的身體障礙,讓早期人類得以出現分工合作的社會形態。

遺傳缺陷隨機出現,和主流不同的個體往往遭到排擠,但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才是被人猿排擠的畸形種。早期人類不若人猿強壯,欠缺濃密的毛髮、沒有適於攀爬的強壯手臂、下顎軟弱,而且雙足筆直,都是相對少數的「身體障礙」,成為所謂的「進化瓶頸」。於是這些在求偶市場上不受青睞的早期人類,可能只能與近親交配,甚至跨越物種,從其他靈長類找另一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物學者偏好的主流演化說法是,在一個分歧的階層內,大群體中的個體間發生激烈競爭,但化石和DNA的最新調查顯示並非如此。主流進化論不考慮種間的雜交,假設人類已經分歧為獨立單位,但該團隊認為,人類祖先的性生活比我們所想的要豐富許多,早期人類的群體小,且與人猿近親的基因尚未達到生殖隔離的標準,可能與類人猿在部份進化階段發生雜交,其子代逐漸產生分歧演化。

南方古猿與人類祖先直立人具有顯著的生理差異。(圖/截自dailymail)
南方古猿與人類祖先直立人具有顯著的生理差異。(圖/截自dailymail)

比較南方古猿與人類祖先直立人的骨骼,可發現顯著生理差異,直立人具有較大的關節,較窄的胸骨,較短的手臂,較小的腳掌⋯⋯這些都讓直立人不適合過爬樹生活,也會造成生殖上的「基因瓶頸」。

在嚴峻的自然裡,沒有最好的基因,只有最適合環境的基因。這些「障礙者」的後代雖然先天不足,再怎麼強壯也贏不過「正常」的人猿,但他們發展出「互助」的能力,成功適應環境。比起適合單打獨鬥的基因,聰明、具有協調性、能夠互助的個體相對更有利,人類因此演化出溝通、實驗、同情心、分享經驗等能力,用以克服在自然界中遇上的困難。

紐卡斯爾大學的Winder博士指出,子代的一半基因來自他者,即便雙親之一擁有優良基因,也不保證子代能繼承,早期人類屬於被排擠的一群,求偶對象少,只能與近親或跨種交配,在這狀況下生出身體障礙後代的機率會大幅提高,在既有的主流模型中,對物種而言,較高的遺傳障礙發生率是威脅,但人類學的證據卻指出,在遙遠的古代,遺傳障礙的發生頻率比起現今要高上許多,卻也讓人類演化出與障礙者共存的社會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世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