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兒時記趣〉刪了最後一段!揭秘隱藏內容:OO被蚯蚓咬到腫起來…根本童年陰影

2019-05-21 17:14

? 人氣

「蓋一癩蝦蟆拔山倒樹而來」是人們對於<兒時記趣>的記憶(圖/pixabay)

「蓋一癩蝦蟆拔山倒樹而來」是人們對於<兒時記趣>的記憶(圖/pixabay)

還記得國中國文課本所選錄的文言文<兒時記趣>嗎?大家可能都只記得「蓋一癩蝦蟆拔山倒樹而來」、「鞭數十,驅之別院」吧?難道沒有人想過,在院子玩的時候看見癩蝦蟆把蟲吃掉到底有什麼有趣值得記下來的?其實原文不是只把癩蝦蟆趕走就完結了,還有課本沒收錄的一小段,才是作者沈復真正想分享的「趣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兒時記趣>不只有講到癩蛤蟆,還有......(圖/pixabay)
<兒時記趣>不只有講到癩蛤蟆,還有......(圖/pixabay)

沒參加科舉,卻有名著傳世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浮生六記》的用字遣詞直率純真,描寫了夫妻間真摯感情、日常點滴,在清代的筆記體文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人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這本書的成功跟沈復本人的經歷也息息相關,他出身於師爺(幕僚)家庭,從小就熟讀詩書、工於詩畫,雖然沒有參加科舉,但依舊寫得一手好文章,更有幸遇上了擁有相同的藝術家氣質的妻子陳芸,兩人鶼鰈情深,兩人都十分願意過著不要麵包只要藝術的生活,大概也是這樣,沈復才能寫出《浮生六記》這樣的書。而這本書也因為民初大文豪林語堂將它翻譯成英文,有了法、德、日、韓、西等13種語言版本。

沒收錄的後半段其實是童年陰影

那〈兒時記趣〉被刪掉的最後一段究竟是什麼呢?內容超勁爆的,難怪老師都不教:

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古語云:「奸近殺。」 蟲亦然耶?

就是說,他長大後來想想,那兩隻蟲會打架是因為強姦未遂,俗話說:「奸邪會招來殺身之禍。」蟲大概也是如此,所以那兩隻蟲被蛤蟆吃掉了。從2隻蟲在打架可以跳躍到強姦未遂,可見沈復的想像力而最後這段才是真的「兒時記趣」:

貪此生涯,卵為蚯蚓所哈,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此皆幼時閑情也。

他因為常常蹲著觀察蟲蟲(小時候可能不常穿褲子),下體就被蚯蚓(咬)體液噴到了,蚯蚓的體液有輕微的毒性,會使人的皮膚紅腫、發癢,他就腫到不能尿尿,婢女就抓了鴨子來為他解毒(鴨子口水可解毒是傳統偏方),結果一個沒抓好,鴨子就要一口把小雞雞吞掉,嚇得他大爆哭。八卦總是散布的很快,這件事光速地在小村子裡流傳開來,沈復頓時成為街頭巷尾的笑柄,完全是黑歷史。

鴨子嘴巴裡有細細的牙齒,咬人很痛(圖/pixabay)
鴨子嘴巴裡有細細的牙齒,咬人很痛(圖/pixabay)

雖然不知道課本是不是因為後面這段太「限制級」才刪掉的,但兒時記趣最有趣的點,顯然是在最後被刪除的這一段啊!

責任編輯/潘渝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