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治標,你說有沒有意義?安眠藥的目的,又何嘗不是如此?重要的是,讓你從失眠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生命再次有了各種可能。醫師應該負責的是:如何用最低的劑量 ─ 甚至可以停藥的時候就停藥,但需要恢復用藥的時候也得坦然恢復用藥,讓你在漫長的歲月中,都始終保持盡可能少的用藥,達到最良好的睡眠;而你的責任,則是好好思考:怎麼讓你的人生過得精彩,過得有意義,最重要的是:讓未來的你不會後悔。
失眠者有免於被恐嚇的權利
為服用安眠藥去汙名化的行動需要支持,偏偏社會的氛圍卻是以恐嚇失眠者為樂:不管是親朋好友、報章雜誌、社會團體,人們總愛以各種方式來提「醒」失眠者,安眠藥可能有的風險包含哪些與哪些,但失眠者已經夠焦慮了,升高焦慮只會抵消掉更多安眠藥的效果,徒增藥量,百害而無一利。
但近年來還加入一些醫療研究者,為了量產論文而不斷重複研究某些事物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性,很不幸的,安眠藥也成為其中的受害者,甚至被建構出可能引發「失智症」或「癌症」的議題來。特別是一般民眾往往不清楚「相關性」並不代表「影響性」,例如:罹癌的人100%都呼吸空氣過,沒呼吸空氣過的人(一出生就夭折)100%都不會罹癌,我們能據此推論呼吸空氣會致癌,所以從此開始憋氣嗎?當然,研究還是真的,因為你壓住口鼻後不用多久就會死亡,之後就不會罹癌了──但這有意義嗎?
最糟糕的是,連衛生主管機關也加入這行列:2016年初,衛生福利部食藥署開記者會,內容是2014年國人總計服用約3.39億顆安眠藥,與2013年的3.27億顆安眠藥相比,多吃1200萬顆的安眠藥,相當於多出一座雪隧的長度,用量創史上新高。
這則新聞引起了一定的注意,最有意思的是:食藥署並無公布任何解決措施或因應對策。那我們自然會懷疑:公布這些足以讓失眠者更焦慮,使用更多安眠藥的數據,背後的目的究竟為何?
就這樣,不同的人基於不同的動機、立場、知識背景與目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汙名化安眠藥,但共同產生的效果就是讓大眾的認知更偏差,失眠者的焦慮度更高、更不容易入睡,結果就是安眠藥的使用量更大。
我們無法阻止人們在安眠藥上頭作文章,秀自己的下限;只能寄望於喚醒失眠者的權利意識。至少,從了解開始,而不是在極大的恐懼中不得已的狀況下服用。希望能在充分了解之後,做出屬於自己的評價與選擇。
作者|陳俊欽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就讀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目前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服務於台灣大學醫院、八里療養院、馬偕紀念醫院。
賴奕菁醫師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於台北榮總精神部服務時,即投身科學研究,陸續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於國際知名期刊,並取得醫學博士學位、部定助理教授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