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自己,從離開食物開始」美食自我犒賞、飽了還是繼續吃?心理師:恐失人生主導權

2019-06-04 11:31

? 人氣

當我們對現狀感到無力、焦慮時,食物是唾手可得的麻醉劑。(圖/Unsplash)

當我們對現狀感到無力、焦慮時,食物是唾手可得的麻醉劑。(圖/Unsplash)

我有一位個案,待在一段不健康的婚姻中長達十幾年,她想要離婚,但是覺得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足以扶養孩子,她的工作讓她覺得沉悶、無法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和興趣、薪水也不夠高,而因為夫妻間的許多衝突,也讓孩子開始出現各種行為和情緒狀況。她形容自己像是受困在一個黑色的箱子裡,卡住了,動彈不得。她想要離婚、想要換工作、想要找到自己有熱忱的職業、想要改變與孩子相處的狀況,卻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面對這些看似無力改變的現狀,食物成為了她麻痺情緒的解藥──對婚姻感到孤獨時吃、對配偶感到憤怒時吃、對孩子感到挫折時吃、對工作感到無力沉悶時也吃。藉由吃,她就不需要去感受在婚姻、工作、和教養孩子上所帶來的孤獨以及不快樂。但因為衝動飲食所帶來的體重增加,也讓她更失去信心、對自己更受挫。

就如同這位個案一樣,許多人吃東西常常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壓力大、焦慮、覺得孤獨、空虛、無聊、覺得受挫。食物成為用來麻痺自我的工具──藉由「吃」,我們就能逃避去感受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緒或壓力。

檢視那些叫我們「該吃完」的聲音

除了麻痺情緒外,很多時候我們吃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從小父母或老師告訴我們要把碗裡的食物吃乾淨、把東西吃完才是乖孩子,以及,我們覺得沒把食物吃完很不好意思、害怕別人會批評、擔心準備食物的人會覺得失望。在我開始練習覺察「吃」後,我發現當自己在餐廳裡食物沒吃完時,我會覺得對服務生很不好意思,好像我盤子裡的剩菜傳遞著「食物很難吃」的訊息。我意識到,就算這位服務生和我根本不認識,也可能不會再見到彼此,但這樣一位陌生人卻也深深影響著我讓自己吃多少。

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理想上,我們是自己人生書本的作者,可以寫著自己的人生故事。但事實上,這本書有很大一部分早已經被你的父母、家庭、以及這個社會撰寫好了──這些聲音告訴你該讀哪些科系、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找什麼樣的人當伴侶、什麼時候該結婚該生孩子、該過什麼樣的生活樣貌、達到哪些成就才算成功…這些從家人或社會「下載」來的訊息成為我們的人生腳本,如果我們無法覺察這些外界的聲音,就可能繼續照著父母與社會為我們寫好的腳本過生活。就像吃一樣,我們遵循著別人告訴我們「該吃完」的規範,而忽略了去傾聽自己飽了沒的訊息。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有多少時候你知道自己「飽了」就離開食物?有多少時候你知道自己該離開一段戀情、婚姻、或工作?如果我們在飲食上忽略去傾聽身體傳出來的訊息,那麼當然,在人生其他面向中我們也一樣會忽略傾聽這些訊號。於是,就算飽了你還是繼續吃,就算不開心、不滿足,你還是繼續待在一段關係或工作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