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有時候我們確實必須表達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例如:委託他人負責一項麻煩的工作,或是發生爭執,為自己辯解時,或者是責備下屬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3項要求」,就能大幅提高對方聽從指示的意願。
為什麼人們難以拒絕「3項要求」?
舉例來說,當我們突然接到一件工作,希望同事能夠出手幫忙時:
「不好意思,突然來打擾你,可不可以請你幫個忙?」
「好啊,什麼事情呢?」
「我想麻煩你3件事情。為了準備明天的會議,能不能請你幫我印資料、聯絡參加會議的人員,最後是把會議室預訂下來。」
「我知道了,沒問題。」
為什麼一開始就說出「3項」,別人就二話不說,願意幫忙呢?
這也是3的神奇力量所致,因為3這個數字,在語感上就有「簡單」的感覺。
接下來,讓我繼續說明原因。
「3」是「短暫」和「簡單」的象徵
日本戰國時代,明智光秀在本能寺殺害織田信長之後,敗給豐臣秀吉,在山崎的竹林裡遭農民殺害。於是後人稱光秀政權為「3日天下」。
然而,實際調查結果發現,敗給秀吉到他遭殺害之間,一共過了12天。嚴格來說應該是「12日天下」,但是為了強調期間非常短暫,日後還是稱之為「3日天下」。
另外還有一些例子,也是用「3」這個數字來表達短暫。例如:「3天捕魚,2天曬網」、「士別3日,刮目相看」等。日本特攝影集《超人力霸王》在地球上戰鬥時,也只能維持短短3分鐘的變身時間。
還有一個日本電視節目叫做〈3分鐘料理〉,但實際上,3分鐘不可能做好一道菜。而且實際播放時間,扣除廣告還是播出6分30秒。
這個節目能夠之所以能夠一直持續製播,就是因為「3分鐘」帶給人們「簡單就能完成」的印象。
也就是說,從過去到現在,人們想表達「短暫」、「簡單」的感覺,都會使用「3」這個數字。因此,只要提出「3項」,人們就會比較願意傾聽。
如果,不是3項而是4項以上的事情,他人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想請你幫個忙,為了準備明天的會議,請幫我印好資料,再用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絡開會事宜,然後要預訂會議室,還有準備茶水等……大概就這樣。」
聽到我們這麼說,對方心裡一定會想:「真是麻煩」,或許根本就無心聽我們說完。但如果我們提出2以下的數字。
「有1件事情拜託你,就是準備明天的會議。」
這樣的請託方式,對方會怎麼想呢?(具體上是多少工作量呢?搞不好需要加班。我今天下班後有約會,雖然很想幫忙,不過還是找個理由拒絕好了。)
與「3」對照的數字是「8」
雖然每個人對於數字的印象都不太相同,但是「3」卻是個例外,這是所有人共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