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運動傷害也分「慢性的、內科的」嗎?

2016-07-26 07:30

? 人氣

進行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受傷或疾病等問題,所以事先討論好預防對策,並做好準備非常重要,一但真的出現問題,就可以迅速應對或恢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運動場合中受到傷害,就稱為運動傷害,可根據其發生原因分為急性運動傷害慢性運動傷害

急性運動傷害來自與其他選手的身體接觸,或是與用具、設施的接觸,受到強烈的外力而產生的突發性身體損傷。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骨折、脫臼、扭傷、碰撞傷(挫傷)、拉傷、斷裂傷、韌帶損傷等。

而慢性運動傷害則是過度使用身體的某個部分或全身,或者肌力不足以進行動作、姿勢不正確、疲勞的傷害沒有充分恢復造成的發炎或損傷,又稱為過度使用症候群。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疲勞性骨折、棒球肘、網球肘、跳躍膝(髕骨肌腱炎),以及脛前疼痛。

此外,進行運動時也有可能發生疾病,導致表現不佳或甚至無法進行運動。這類問題的成因有很多,包括營養不良、休息不足、免疫力低下、氣溫等環境變化等等。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感冒等感染性疾病、腹痛、貧血、熱傷害等內科性運動疾病

(圖/取自體能訓練圖解全書)
 
1
 

訓練或比賽中等運動時發生的傷害,稱為外科性運動傷害,大致上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與慢性運動傷害。

急性運動傷害是指來自跌倒或撞擊等強烈的單一次刺激(外力),造成身體組織受到損傷引起的急性運動傷害,包括碰撞傷、割傷、骨折、脫臼、扭傷、挫傷(斷裂傷)、外傷等,幾乎身體所有部位都可能發生。症狀包括疼痛、腫脹、發熱、發紅等。格鬥技或技擊類的運動也有可能造成腦震盪或內臟的傷害。

這類的外傷通常都是意外造成,但也可能來自特定的動作或疲勞等原因。比如說,跳躍後著地或是轉換方向時扭到腳踝、全力奔跑時拉傷大腿後側的肌肉、與其他選手猛烈碰撞造成骨骼或碰撞傷等,都是很常見的情況。而疲勞累積導致判斷力、反應力、肌耐力降低,身體有其他傷害也都是急性運動傷害主因。

慢性運動傷害則是來自長時間反覆承受比較小的刺激(負荷),使肌肉、肌腱、骨骼、骨膜等產生慢性的運動傷害,代表性的項目包括疲勞性骨折、脛前疼痛、阿基里斯腱發炎、膝蓋肌腱炎(跳躍膝)、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等等。經常出現運動時疼痛或運動受限的症狀。

慢性運動傷害的原因包括使用過度、過度負荷,也可能和柔軟度好壞(過度僵硬或過度柔軟都會造成傷害)、骨骼排列的異常有關。

懷疑發生急性運動傷害時,應該立刻進行PRICE處理。不管是外傷或疾病,最好能接受運動專科醫師的診察與治療。重點是不光要消除症狀,還要預防再度發生,接受治療與復健,以能夠長時間持續進行運動。

(圖/取自體能訓練圖解全書)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晨星出版《體能訓練圖解全書:一本搞懂身體質量調校‧競技水準提升‧賽前調整訓練‧訓練週期規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