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好,是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意義
Eddie認為,找不到學數學的意義為何,是學生數學學不好的關鍵原因(除了考試、師長和父母的要求)。他以自己的長女為例:「我女兒小時候跟著外婆學寫中文字,但外婆沒有和我們同住,所以女兒平常也很少使用中文。因此對她來說,練這些字,其實沒有實質意義。」
Eddie忍不住形容,這種找不到意義的學習過程,其實是在教學生如何「討厭」學習,「不但費時費力,而且超級無聊。」如果這樣的學習過程持續下去,進入高階數學時,學習就會愈來愈有障礙。以下是這位世界十大教師訪談精華:
Q:當三個孩子的爸不容易,這是否幫助你在課堂上教學更加順利?
A:我不認為成為一位家長就會變得很懂如何跟孩子相處,甚至有些人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自己多麼不擅長和孩子相處。我有很多同事不是父母,但很會教學,我也看過很多有小孩的同事,卻非常不會教學。但我個人認為,做好父母的角色,和做一位好老師,有許多特質是相同的。
對我而言,我覺得班上的30位學生,每一位都是某人最珍貴的寶貝。我班上也有所謂的「麻煩製造者」,但我不會這樣去看他們。我會去想,他們有可能正經歷一些困境,是我不知道的。我覺得成為父母,讓我更懂得如何面對我的每一位學生。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試著了解他們的故事。
父母不需要是數學專家,也能教孩子
Q:很多父母反映,教自己的孩子數學好難,很容易情緒失控。可否給父母一些建議,該如何引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A:我曾提過一些實際的做法,像是去郊外時,利用周邊事物教孩子數學。例如到商店買東西的時候,教孩子看商品的價錢。丟出幾個問題問孩子:哪個比較貴?哪些商品最便宜?另外,玩遊戲也是一個方法,會讓數學變得很有趣。
但我想特別說的是,你剛剛提到父母教孩子時很容易感到挫敗、沮喪。其實,當父母出現這種反應,他們甚至不用開口講任何一句話,就能深深影響孩子。我打個比方,若孩子請教父母數學功課時,父母的第一個反應是駝了背、深深歎口氣,根本不用開口講話,這個反應就已經告訴孩子「我不想教」。
有時候父母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會不耐煩的問孩子「怎麼還不懂?」這樣的身體語言和態度,向孩子傳達了什麼?孩子會立刻關上學習動機。
雖然我不是對每個科目都很了解,但自己教孩子功課時,我會設法讓孩子知道,學習這門科目的價值和重要。與其等待孩子自己來找我,我會主動問她:「今天學了什麼?」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問題時,我不會展現害怕擔心的樣子,而是請孩子繼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