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幸福國家,這樣教出最難搞選民:我們不會輕易感動,我們看數據

2016-09-20 14:54

? 人氣

幾年前我為了修稅法課,在瑞典的高中補修社會科和商科需要的數學學分。記得那時翻開課本,我大大鬆了一口氣,說老實話,除了很基本的微積分之外,這門數學課比我在臺灣學的文組數學內容要簡單太多了。我參加的是函授課程,平常在家自習,定時完成作業。學期末,我拿到了全國統一期末考試的時間表:四小時的筆試,以及筆試後的三十分鐘口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數學期末考要考四個半小時?而且還要考口試?原來筆試中除了演算題以外,還包含了許多敘述式的簡答題,必須花時間回答。口試是三到四個學生一組,我們拿到幾個二次方程式的曲線圖,題目本身不難,但我們必須輪流用自己的話解釋不同圖形的涵義,並討論如何將此概念應用於生活中。我自認解題速度絕不輸瑞典學生,然而坐在口試現場,我這顆在臺灣訓練有素的頭腦卻失靈了。將書本上的數學知識透過語言使其產生意義的過程,我從其他學生回答的神情中,看得出來他們已習以為常,對我而言卻是一個十分陌生的領域。

瑞典升大學首要是看在校成績,但是也有大學入學考試。如果覺得自己在校成績不理想,或是高中畢業多年後才決定申請大學的人,這個入學考試就是這些考生的另一個機會。考試科目包含「語言」和「數學」兩類,在數學類裡有一個叫做「數據、圖表與地圖」(Data, Table, and Map)的科目,比重占了數學類的三分之一。這個科目的考題內容包羅萬象,多為貼近生活的常識性問題,也有一定的複雜度,用意是測試學生是否有耐心將資料圖表解讀透徹,同時避開那些常見的數據陷阱。據瑞典大考中心表示,準備這個科目沒有什麼訣竅,沒辦法補習,也沒有解題技巧,只能靠平時大量閱讀非文學類作品和新聞,扎實的累積分析數據、圖表和地圖的經驗。

把這樣一個科目列為大學入學考試的科目,甚至不惜花費人力資源安排長時間的期末數學筆試和口試,這些政策在在顯示出瑞典在教育上的某種宗旨和決心。

知識教育的目的除了培育專業才能,更重要的是培養現代民主社會中每個選民不可或缺的判斷力。民主社會的選民組成中,知識分子和菁英所占比例並不高,臺灣的選民當中,約七成的民眾學歷為高中以下。也就是說,政府的素質絕不可能光由大學學歷以上的人決定,而必須仰賴整體選民的判斷。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先進民主國家都認為有必要從中學,甚至更早就開始著手培養理性思辨等民主素質。

用數據思考的選民

為什麼瑞典這麼重視數據的彙整和教育?我想有兩個理由,第一,習慣用數據思考的人,較不容易被表象迷惑,而更能看到問題癥結;第二,懂得看數據的人,較不容易被偏頗的數據所誤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