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活了蔣渭水!一部最燒錢的戲劇,帶台灣人回到考試不會考的年代

2016-08-12 08:00

? 人氣

同一時間,劇團的競爭、他鄉少女北上、蔣渭水大聲疾呼「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日警對人民的思想箝制與高壓控管,這個故事的要角在一場街頭事件中,通通集合在大稻埕這片舞臺上亮相,命運之輪於此轉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一旦轉起就難以停下的輪子,會將他們帶到哪兒去呢?思想受到啟發的金火想要休學、年少熱情的逸安想要畫更多美好的作品、展開新生活的如月重寫自己的命運,臺灣人民的下一步在哪裡?在第一集的結尾,幸雄說,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這樣的人,這句話的背後暗示著逸安生命將面對的起伏與轉折,就像我們從來不知道大稻埕的過往,不知道自昔至今的諸多變數。

《紫色大稻埕》有別於以往許多臺灣其他戲劇,撇開前頭的場景道具不論,戲劇的表現手法,層次之深,的確讓我刮目相看。過往的戲劇中大多靠著劇中角色你一言、我一語,直白的對話將人事物三兩下陳述清楚,或是以誇張的語氣或肢體動作呈現故事結構;然而,這齣劇裡幾乎每個演員似乎被長久浸泡在自己的角色,直到被滲透、被附身,舉手投足、蹙眉眨眼間,散發著獨特的氣味,如同日常自然地生活著,無處不是潛臺詞的巧妙安排,如同劇中人品茶,才落喉未久,回甘的韻味突地衝上。

但是在驚豔的背後,另一股湧現的想法卻是驚恐:這要花多少錢才能做到這麼精緻的程度?動用到這麼精準的演員,甚至在語言的腔調、搭配上,都修得叫人訝然。這樣的投資在現今的臺灣戲劇市場根本是豪賭吧?然而,劇中茶行的一幕,逸安說的話喚醒了我:「有些作品,可能沒多少錢,但是可以流傳下來很久、很久。」

捷克作曲家史梅塔納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是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第二樂章〈莫爾島河〉,旋律描寫莫爾島河匯流後穿越森林、經過農莊、沿途有山岩陡峭,也有平原高堡。也許是因為劇中無處不在的配樂所致,《紫色大稻埕》給我的感覺與〈莫爾島河〉十分相似,所有北臺灣當年人民生活的貧富悲喜、激昂靜好,全收在這段歲月中,史詩般流動著,將往事帶到今時,今昔互鑑,你看到什麼?這條大河,還在繼續向前奔流。(本文為《紫色大稻程》第1集劇評)

撰文|瑪莉莎

大學讀外文、研究所念應用媒體藝術,做過很多互不相干的行業例如中醫診所助理、書店店員、銀行登打員;辦過雜誌、寫過漫畫及影片腳本、企劃主持婚禮,目前從事文字工作,偶爾攝影拍片配音,是個熱愛大叔、對過度CG作品過敏的迷途過期少女。

大河劇《紫色大稻埕》播映資訊
7月23日起,每週六21:00於公共電視播映
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網路收看平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