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日本推特上頻頻出現#FLOWERDEMO和#Withyou這個熱門tag,台灣人或許不了解發生了什麼事。這個活動起因是2017年8月發生在名古屋、今年3月做出判決的,一起父親強姦19歲女兒的案件,這位狼父從女兒國中開始,已性侵女兒多年,直到今年才被發現,而儘管女孩從未成年開始就遭受父親的侵犯,法官卻認為女兒「具抵抗能力卻不抵抗」,故判無罪。
這起無罪判決在日本引起轟動,大家議論紛紛:日本這個國家是怎麼了?為何如此不公不義的判決會出現在這個堪稱進步的國家?
不反抗、不公開》為何日本女性這麼會「忍耐」?
儘管日本許多方面是公認的進步國家,但對於性別的概念卻相對不成熟,甚至有人認為是極端保守。日本女性經常在職場上往往受到歧視,甚至因為整體社會氛圍的緣故,有些女性也會說出讓多數台灣女生很訝異、貶低自我的話語。而日本保守的性觀念也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大多數日本女性在遭遇性騷擾或是性侵害時,會選擇不公開,因為公開不會帶來憐憫和同情,反而只會遭到鋪天蓋地的責備。
「其中一些人找到性侵事件兩個月後,我在工作場合握著相機微笑,人們就說,『你看,性侵兩個月之後,她居然能對著鏡頭笑,她一定是在說謊!』」-伊藤詩織
《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作者伊藤詩織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提到,當一個女性尋求法律保護,卻只得到因證據不足而不起訴的結果,她選擇站到鏡頭前面,公開自己的身分,指控加害者的暴行,結果卻遭到日本媒體和大眾的攻擊,只因為在日本社會中,性侵只會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若是有人侵犯認識的女性,而女性說自己非自願而出面控訴性侵者,八成是仙人跳或其他目的,同時還有「你一定是做了什麼才會被性侵」的檢討受害者思想。甚至她在報警時,沒有負責性犯罪的女警,她還得在一群男警面前不斷用假人重現受害情景,可見日本對於性犯罪的法律與受害者保護系統的不成熟。
正義到底在哪裡》為何法律只保護性侵加害人?
伊藤詩織的案子和她的自白,時機點上恰巧遇上了歐美的Me too運動,她成為了日本Me too運動的代表人物,先是引起了國際關注,才在日本被討論,否則在伊藤起訴加害者、加害者被判無罪的時候,日本國內都沒有人太多人關心──因為日本幾乎不會公開討論性犯罪。2017年,日本維持100年都沒修法調整的性侵法律,才在國內外的聲浪中修改,從判刑3年增加到5年,但卻保留一項極不合理的法條:檢方必須證明案件涉及暴力,或受害人「無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