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台灣人不懂的餐飲業內幕:一餐上千元、廚師月薪6萬,到底是在貴什麼?

2016-08-30 12:12

? 人氣

圖:stocksnap.io+端傳媒設計部

圖:stocksnap.io+端傳媒設計部

優秀的廚師更像是頂尖的職業運動員,他們值得怎樣的「價格」和「價值」?這或許是計算「CP值」時,可以再多想想的。(文章來自端傳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開始流行「CP值」這個名詞。不是Pokémon Go裡面的戰鬥力數值,而是「成本效益比」(cost-performance ratio)的意思。而在日常生活中,這個詞最常出現在關於飲食的討論,拿來形容某種食物、某份餐點、某家餐廳是否值得一嚐。但在台灣人的飲食討論中,「CP值」卻又時常被簡化為份量、食材與價格之間的比值,其他比較「不客觀」的價值,比如口味、體驗、做工精緻程度,都已排除在考慮之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樣的思路造成了一種結果,那就是許多台灣人在面對一份烹調完成的餐點時,常常誤以為「食材」就是成本的全部,所以總是容易低估了其他面向的成本,認為合理的售價應該只是「食材價格加一層利潤」。

這樣的錯誤觀念,不斷影響著台灣人對飲食的價值判斷,形成一種牽制著台灣餐飲產業的力量。稍微久遠一點的例子,有「鬍鬚張」滷肉飯漲價引起眾怒(註1) 、有「鼎泰豐」炒飯加醬油收50元惹議(註2) ;近一點的例子,則有馬英九的50元中興便當 (註3)、蔡英文月薪六萬的個人廚師、以及蔡英文在苗栗品嚐的千元法國菜等「總統級議題」。

被忽略的成本

台灣人對這些小事件的「估價」,其實與餐飲業界的運作實況嚴重脫節。我也是在太太開設了甜點店,從旁觀察了好一陣子之後,才發現自己深深的無知。餐飲業界的生態和分眾十分複雜,難以一概而論,但這些時常被人忽略的成本,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食材以外的必須開支;二、廚藝人才的價值。

先談食材以外的開支。當一份餐點來到客人面前時,它的定價並不是只有「食材」這個成本而已。在比較精緻、稍有講究的店家裡,食材應當僅佔售價的20%到30%左右。我所謂的「稍有講究」,並不是數千元台幣的大餐等級,而大概是讓一名窮學生會有遲疑的數百元等級而已。而在愈是低價的餐飲區塊,食材成本的比例就愈高,比如台灣社區中的「西點麵包店」,可能就是在50%上下。但即使是低價市場,也不是像常人想像的一樣,只是「食材價格加一層利潤」。

剩下的成本都去了哪裡?有幾個立即可見的開支:店租、設備、水電、人事、行銷、耗材⋯⋯等。這些開支,在不同的業種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的店家需要強大的冷藏設備,則電費和購買機器的費用、機器的折舊費用都須納入考慮;夜市雞排攤的油鍋整夜不停,那也就有整夜的瓦斯費用。上段提到不同業種的食材所佔比例不同,就是各業種的經驗法則凝結而成的「速算法」,差不多在這個比例上,就足以支應本業的所有成本,讓業者在推出產品時,可以快速估計出一個能合理的價格。有些成本是雷打不動的,比如地租、廚具和食材,你用什麼等級的東西就會得到什麼等級的結果,絲毫取巧不得 (註4)。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