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調戲」帥哥的老闆娘
搬到大安區也快十年了,偶爾會和家人聊起,目前住家什麼都好,就是少了點煙火氣息。這點遺憾是比較得來的,畢竟之前住永和秀朗國小附近,社區旁就是以小吃聞名的民生路,從自助餐、熱炒店、鐵板燒、火鍋店到咖啡廳、三商巧福,甚至臭豆腐、肉燥飯……,台灣人習慣的日常飲食樣樣不缺。但最讓家人念念難忘的,卻是社區門口人行道旁大樹下,有一天突然冒出來立刻火紅的「十八辣」麵攤。
顧名思義,「十八辣」最特別的是老闆娘特製的辣味醬汁,在油蔥香中散發出花椒粉、辣椒粉和甜口醬油撞擊而成的複雜滋味,從未在其他麵攤嘗過類似味道,拌起乾麵和紅油抄手皆絕妙。她的乾麵是特別訂製的麵條,Q彈有嚼勁,一般來說麵攤很少用這麼粗的麵條,煮的時間比較費時,也不容易入味,但她的醬汁濃油重口,搭配起來剛剛好。
後來熟了,忍不住向老闆娘套問祕訣,她阿莎力透露:「油蔥是用雞油熬的啦!」是雞油而非豬油,難怪特別香,開張沒幾天,小麵攤成為晚晚出現排隊人潮的「深夜食堂」。
白皙微胖又爽朗的老闆娘很愛「調戲」帥哥,老少不拘,顏值看對眼就好。每一次只要是先生或兒子出馬外帶,總會多兩顆抄手或是一些沒點的滷味,萬試萬靈。她秀氣的女兒則客氣稱呼我「阿姨」,等麵空檔時聊幾句,知道她爸媽早就離婚了,她們母女養了六隻馬爾濟斯。開麵攤是新嘗試,沒想到生意這麼火,之後可能想找個店面。
我們搬離永和不久,聽說「十八辣」也找到店面搬遷了,從網路搜尋到樂華夜市新址,特地造訪,第一次逢周六休息,再次去則關門停業。原來又搬回發跡地,永和愛買旁三角窗,仍然火紅,被列入永和小吃名攤。
記錄屬於你我的油蔥滋味
喔,怎能忘了娘家岡山的「阿三麵」呢,簡單的豬油醬油肉片拌麵,四十幾年來味道沒變過,受歡迎的程度也沒變過,回娘家第一頓早餐,媽媽一定騎著摩托車替我外帶解饞。寫著寫著,身為出版人,好像該出一本《台灣小麵攤》,記錄屬於你我的油蔥滋味。
*作者曾任天下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時報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1694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