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老房子是台灣最珍貴風景!建築師返鄉改建近百年老家,住起來不輸豪華大樓

2016-09-24 07:30

? 人氣

座落台南學甲這棟屋齡近百年的傳統三合院,是陳俊言建築師的台南老家,承載著家族三代生活記憶...(圖/漂亮家居提供)

座落台南學甲這棟屋齡近百年的傳統三合院,是陳俊言建築師的台南老家,承載著家族三代生活記憶...(圖/漂亮家居提供)

熾烈的豔陽直直地曝曬在屋埕上,連屋頂的紅磚瓦片都發亮了,承載了近一世紀家族記憶的三合院起家厝,總是維持著一幅歸園田居的安靜氣息,陳俊言建築師的台南學甲老家亦然。往往想要改造起家厝,和傳統觀念磨合,都必須克服許多外力阻力,尤其近百年屋齡的合院以改建取代修復,更是溝通上的大工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新舊建築面對面對話時,不僅止於記憶的延續,也注入自然環境的思考,在過程裡學習尊重老一輩人的建築倫理,愈能體會庄腳所在濃濃的人情味。

傳統三合院 正身護龍連結又獨立

許久回到台南學甲老家一趟,陳俊言一進門就顯得十分放鬆自在,對於從小就搬到都市居住長大的他,偶爾能夠遠離城市裡的熙熙攘攘,總是分外珍惜如此恬靜的鄉村時光。

座落台南學甲中洲里的這棟屋齡近百年的傳統三合院,是陳俊言建築師的台南老家,承載著陳俊言家族的三代歷史生活記憶,由於阿公過世之後,加上多數家族成員皆已在其他城市落地生根,學甲三合院老家閒置了一段時日,於是經由家族成員達成共識之下,決定進行改建。

p167-1.jpg
右廂房取代正身正廳的客廳功能,因而大門所代表的入口意象必須鮮明可見,鋼構與清水紅磚打造的結構基礎,保留三合院的型態架構,卻更舒適堅固。(圖/漂亮家居提供)

陳俊言說,「長輩們原本考慮的是修復老屋,但後來在建材、功能性、預算等多方考量之下,還是評估採取改建是最可行的」。整個改建計畫最主要的核心原則就是合院要維持,在中國倫理觀念裡,正廳為祭祀與接待賓客之處,所以陳氏家屋祖厝的正廳維持原貌及祭祀功能,而僅對右廂房著手改建。

p162.jpg
(圖/漂亮家居提供)

從右廂房大門入口進入時,「澤惠農友」的匾額首先映入眼簾,阿公那一代是務農子弟,不難理解老一輩人對起家厝的重視程度,傳統規矩亦不能便宜行事,因此護龍廂房的建築高度不可高於正身正廳,從外觀看上去,建物本身高高低低一目瞭然,甚至最初是平屋頂草圖,亦因長輩們有所堅持,依然遵循傳統三合院斜屋頂造型,陳俊言笑說自己是學院派出身,建築設計難免會有較多想法,但在首次嘗試改造老屋之後,反而愈來愈喜愛斜屋頂的親切感。

一般而言,傳統三合院正廳主屋為坐北朝南,護龍廂房方位為東西向,隨著太陽位移,每天下午可遮蔭的範圍會愈來愈擴大,至於在室內時,因為主屋和倉庫前後兩處天井的空氣對流,以及正對入口大門開闢的天井,引入充足的採光,自然通風不僅可排除濕氣,同時有助於減輕耗能,也算是符合節能環保概念設計。

每每說到鄉下人家人情味濃,總是印象深刻,以前門不閉戶也不怕宵小,陳俊言特別強調「客廳代表家族公共空間,是改建的主軸」,而且客廳的桌椅板凳原原本本保留著,老屋拆下的木樑拼接拋光變成茶桌,客廳一隅擺著阿嬤化妝鏡,老家的記憶都還在,回家真好。

p164.jpg
建材上選用大量鋼構及清水紅磚牆,以鋼、磚、木建材混和搭接式的作法,保有合院建築風格同時提升耐用效果。(圖/漂亮家居提供)
p165.jpg
廂房捨鐵皮而使用水泥瓦片,斜向屋頂比起平式屋頂排水、通風效果更佳,極適宜南台灣的氣候、地域條件。(圖/漂亮家居提供)
p167-2.jpg
天窗沿著入口動線刻意開設,不僅是創造採光效能,同時可發揮三合院建築所特有「埕」空間的延伸性,斜屋頂天花木條大小不一且不規則排列,使得自然光線變化更豐富。(圖/漂亮家居提供)
p167-3.jpg
餐廳旁的天井正是舊建築與新量體的介面所在,刻劃著「記憶」的內涵,藉由家具回歸訴求「家」的情感。(圖/漂亮家居提供)

新舊傳承還原兒時回憶

這是一個傳統三合院的廂房改建案,而非刻意在老屋修復府鑿著墨,但是既要維持合院架構,又要以新面貌面對傳統,與記憶對話,因而在結構上劃分新的量體與舊建築體的脫離狀態,構造上採用了鋼、磚、木建材混和搭接式的作法,且刻意將鋼構露出,就是要對應傳統木構基礎,新舊房舍在構造上可以彼此獨立,而不相互拉扯,並以低於正身正廳高度,將右廂房高度控制在2.3至3.5公尺,以致斜屋頂的高度與斜度尊重原來的尺度。

新舊建物間是以天井界定構造和空間關係,一則界定公共與私密領域,一則創造居住環境與自然互動。內部空間配置上,改建的主軸是家族的公共空間,即客廳和餐廳,尤其是早期三合院大家族式的生活背景,客廳往往是親戚鄰居互動的主要場域,為了降低封閉感,利用外牆與內院的圍合,輔以格柵創造互相滲透的領域感,藉此保持合院開放與私密並存的型態。

p168.jpg
傳統三合院的「埕」,是許多鄉下小孩一起嬉鬧玩耍的共同成長記憶。(圖/漂亮家居提供)

定義分明空間既親切卻又獨立

由於客廳功能在正身與護龍間的易位思考,右廂房大門必須顯而易見,入口天窗是一道戶外與室內的採光廊道,賦予「埕」延伸的情境,再加上陳氏家屋的三合院從巷道進入正面迎來,原是雜物間的倉庫改造為天井側院,讓第一眼視覺直接淨空,反而營造為建築中的景觀自然流動。然後再善用梯形土地,在ㄇ字形主要合院空間之外,增設室外客用衛浴間和迷你天井,天井代表房屋的孔隙,引入風與光的管道,三面天井構成內在自然之家,對於現代人而言,愈來愈能接受內縮生活空間,換取舒適的生活品質。

p169-1.jpg
 
P169-2.jpg
為了降低封閉感,建築師利用外牆與內院的圍合,捨棄雜物間而露出為天井側院,與餐廳天井形成空氣對流,通風、採光相輔相成,且能排除濕氣,自然而然耗能少。(圖/漂亮家居提供)

氣候‧ 條件

春夏平均溫度:26.8℃
秋冬平均氣溫:20.4℃
相對高度:2M
相對濕度:77.2%

台灣南部酷熱的環境,降雨集中,偶有暴雨發生,春秋兩季最舒服,冬季北風強,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降雨乾濕季分明,雨量多集中於夏季,全年降雨量80%以上,在西南季風盛行及對流作用之下,夏日午後局部性對流雨特別多。冬季則有水汽不足現象。

p170.jpg
(圖/漂亮家居提供)

地理‧ 環境

台南學甲區境內係屬平原地形,地勢平坦,但因靠近沿海地帶,且有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三條河流流貫區境,加上位處嘉南大圳下游,排水不暢,故時有水患發生。

學甲中洲相鄰北門及將軍兩個行政區,皆屬台南海線地帶,以養殖漁業為大宗。由於地質鹽分頗重,當地屬臺灣鹽分地帶。學甲當地仍是傳統農漁村,人口外移嚴重,所以小型三合院生活聚落常可發現空屋極多。

基地狀況:建築用地
土地總面積:106坪
土地規劃:63坪/1層樓
樓層總坪數:63坪/1層樓
格局:客廳、廚房、客用衛浴、臥房
建材:鋼骨結構、清水磚牆、空心磚、抿石子、水泥瓦
建造耗時:10個月
完工日:2014年7月

格局‧ 費用

建築工程:3,000,000元
給排水機電工程:200,000元
裝潢工程:1,000,000元
景觀工程:150,000元
土地預算NA
總價:4,350,000元(不含土地)

Designer. 陳俊言、陳瑞笛
Office. 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p164165.jpg
平日日照充足,合院多為朝東及朝南開窗,減少烈日西曬問題。房子坐北朝南,中央迎接夏季南風,保持氣候乾爽。三合院朝南開口,因背向北方也阻擋了冬天寒冷北風。(圖/漂亮家居提供)

Q&A問‧ 答

Q1:傳統三合院維持正身正廳原貌,僅改造護龍右廂房,如何不產生新舊突兀的衝突感?

合院的維持是這個傳統三合院改建案最首要的準則,因此在結構上呈現新舊工法的不同,才能凸顯改建的不同之處,護龍改建部分採用的是鋼構以及清水紅磚外牆,正身正廳的原始構造則是木構和竹編泥牆,鋼材施作採取刻意露出表現,如此一來便能清楚看出基礎結構的施材有別。另外要特別留意的是,傳統三合院非常講究建築高度的倫理規範,從正身正廳到護龍廂房由高而低,若能掌握護龍高度恰如其分時,整體外觀顯現協調,即便結構改變亦不違和。

Q2:正身正廳坐北朝南,護龍廂房東西座向,是最普遍傳統三合院的方位配置,但東西向的房屋較易悶熱,可採取哪些方式改善通風呢?

在這個改建案裡,不再囿於舊護龍廂房飽和的空間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淨空的呈現,而天井就是暗藏玄機之處,一方面利用天井營造舊建築和新量體的脫離狀態,另一方面將戶外景觀鋪陳進入室內空間,由於圍牆和內院的圍合,再加上巧妙運用梯形土地邊界,開闢前中後三座天井,提供了豐沛的空氣對流以及自然採光。而且天井的開放突破了合院建築的封閉感,但又在格柵的保護下保有私密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麥浩斯《在地。起厝 蓋自己的房子:地形‧氣候‧生活‧環境 依循在地風土人文,實現自地自建的自宅夢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