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是性侵犯,為何輔大夏林清老師引爆社會怒火?呂秋遠列10點原因

2016-09-23 18:21

? 人氣

輔大性侵案爆發後,夏林清曾於6月份召開還原真相記者會(圖/蔡耀徵攝)

輔大性侵案爆發後,夏林清曾於6月份召開還原真相記者會(圖/蔡耀徵攝)

輔大性侵案受害者一則心碎道歉引爆社會熱議,許多人都質疑,為何受到侵犯的人還得為了「維護校譽」而低頭,而該系曾對受害者怒吼「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的夏林清教授,也與網友論戰數月餘。

希望受害者「走出來」的夏老師,為何成為風暴中心、飽受批評?呂秋遠律師列出以下10點理由……

既然夏老師喜歡分點論述,我姑且也模仿她的方式,誰叫我人稱呂十點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 性侵案本身,究竟是不是「男女大學生的情慾流動」、是不是「兩情相悅以後的酒後一夜情被發現後的謊稱性侵」?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但是當被害人認為她被性侵,那就是性侵,除了檢察官與法官可以在司法上認定所謂的真相以外,沒人可以藉由學術的方式發現真實。

2. 從法律來看,心理系就是不應該私設工作小組來處理性侵案。只能強制通報後,交由性評會與檢察官處理。如果可以如此,那麼法律系以後可否設工作小組來審查學生有沒有竊盜?政治系可否設工作小組來討論學生能不能去遊行?性侵害事件拿來當作研究標的,會不會違反基本的法律規定?

3. 從學術倫理來看,把正在發生、未經法院審理的性侵害案件,暴露被害人的姓名,作為研究對象,枉顧「當事人」「可能有」的心理創傷,要求被害人站在中立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會不會太殘忍?

4. 從人我分際來看,把自己的學生拿來當作實驗品,增設工作小組來論證自己的學派理論,而且用學術觀點討論正在審理的性侵害案件,會不會太過「超越人性的期待」?

5. 從師生關係來看,學生發生「疑似」性侵害的案件,老師不給予安慰,提供心理諮商協助管道,讓被害人可以暫時得到保護,而是用威權的方式首先質疑被害人,會不會太過欠缺同情心?

6. 從老師本身的角色來看,老師不斷的為自己辯護,只在乎自己的名譽權被侵害,卻忘記保護自己的學生姓名曝光、學校即將被教育部處分,是不是已經忽略了老師的本分?

7. 從焦點本身來看,老師一直為了自己所謂「被網路判了死刑」的名譽,而忘記有個學生正在為自己的性自主權被侵害而奮鬥,本件的焦點是性侵,而不是被性侵者的男友寫了什麼,但是老師卻只關心自己的名譽,是不是已經忽略事件的本質?

8. 從網路輿論來看,自己的名譽當然重要,但是如果老師可以稍微放下身段,傾聽學生與網路的聲音,坦誠自己確實有不足的地方,也忽略了被害人的感受,而不是放任兩派漫天烽火,甚至批評所謂的「網路意見領袖」,對於釐清歧見是不是更有幫助?如果可以面對、認錯、改變,是不是更能挽回自己的名譽?

9. 從輔大心理系的立場來看,整個學校與系所的名譽被攻擊的不成樣,輔大被汙名成腐大、心理系被謔稱為道歉系,老師是不是應該思考問題在哪裡,而不是強硬的認為都是they的錯?

10. 最後,老師,您的問題就是太冷酷,冷酷到讓許多人發毛,到現在您還沒發現嗎?

您關心掉下來的羽毛,但是您關心死去的小鳥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