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電影從發跡開始就非常吸引人。1980年代之前,可說是台灣電影娛樂的黃金年代。已故的劇場巨匠李國修在1960年代孩童時期,就因為成長在西門町中華商場附近的地利之便,無處可去玩時,就是和鄰居同儕偷偷拉著大人的衣角、裙角,溜進去西門町的戲院看電影。導演李安從小也和電影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李安媽媽在懷他時,最無法抗拒的活動就是看電影。李安出生後,媽媽也常推著嬰兒車帶他進去戲院看電影。至於李安本人在長大後,若心情不好就會進戲院看電影,讓自己的心靈獲得解脫。
過去的台灣,還有一種娛樂是從日治時期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左右,這個娛樂活動就是「遠足」。日治時期,遠足是學校教育有重要的例行活動,遠足除了有體育教育的意義外,同時也是在宣傳台灣的觀光旅遊政策。戰後,遠足一度消逝;在1950年代美援進入台灣開始,政府配合美援觀光政策而恢復了遠足。學校的遠足是當日來回的活動,後來救國團的健行與縱走,大致就是遠足的加強版。至於救國團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活動,則是當年高中職生與大專生的共同記憶。
然而,網路與通訊科技日益發達,1990年代以前常見於社會的娛樂活動幾乎已不復見,更別提曾經是不少人童年記憶的尪仔標、陀螺、彈珠、沙包、跳格子、跳繩等等不需要電力與網路的娛樂遊戲。
那些不插電的童年回憶,的確都成了記憶;因為,五、六年級的記憶仍然可以透過網路與科技來複製與保存回憶。至於那些不插電、不需要網路的童年記憶,在可見的未來,大概都會變成了博物館或書上記載的古老玩意。
文/阿圖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文標題:【縮影人間】那些沒有網路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