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爸媽總稱讚「別人家的孩子」?
多少孩子總羨慕「別人家的爸媽」?
到底還是別人家。沒進那家門,其實也不知道稱讚的真假幾分,羨慕的虛實幾分。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進那門,什麼都是假設。
上周一則標題「窮人別生小孩?女大生淚訴:沒有一天不恨父母」,讀來很讓人心痛難過。特別是當原PO提到小學時,參加田徑隊,因為不是穿名牌運動鞋而被老師笑……即使是個案,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再小的個案都是陰影。後來國中時,領午餐補助,同學發現後取笑。兩次提到,都是「被笑」。
有時候很想問,那些在錯誤的時間笑的人,有問題嗎?笑點在哪裡?
說來可悲,學生時代,我也曾目睹一位同學跑步跌倒划破褲子,一旁有位不長眼的同學笑出聲音來,幸運的是,一位把外套脫下給他綁在腰間,一位急忙出聲「有什麼好笑的!這件事之後都不能說。」事情才算有個美好的結局。
同學是同學,朋友是朋友。無須為了沒同理心的同學難過。
新聞中,國小老師的笑與國中同學的笑,無論是無意的,有心的,在接受者的心裡,有自己解讀的權力。當一個人感受到痛,他有這樣的權利感受到痛,我很難說「別當一回事」,但是很想跟這孩子說,多半這樣偏頗的人都是內心不健全,或是不完全。
沒有人是完人,所以可以說沒有人是內心完全健全的。誰都有看錯、錯看的時候。
我有個親身的經歷,學生時代,一次英文考試時,邊寫邊想,或許我邊想的動作很像是偷窺隔壁同學的考卷,監考老師走過來,把隔壁同學的考卷往離我更遠的方向推,還移動了一下同學的桌子,這事我確實一直記著,但是用不同角度回憶。
一開始,心裡很不是滋味,甚至覺得委屈,因為同學的英文程度比我差很多。但是這事監考老師知道嗎?不知道,因為他不是我們的英文老師。過了幾年,會想著,當時我是什麼動作讓人懷疑?更成熟些時,會覺得「很多委屈是自己想的」,如果自己用很客觀的角度看,「老師只是希望所有應考學生能保持良好距離」,跟個人無關,不把個人過度帶入這事件中,就不會有這樣的委屈。
其實我很想跟原PO說,沒錯,有些老師根本不配當老師!但是,別讓別人的「不夠格」影響自己的生活,甚至人生。不要承受別人的錯!錯的是對方。
原PO所遇到的跟有錢沒錢無關,即使家境不是那麼富裕,有時往自己有的好處看,好手好腳,能說能想,這些條件就足夠一個人奮鬥成功。每年大考後,總有幾則令人感動的奮鬥新聞,不少學子努力上進,積極透過自己的努力脫貧、翻轉生命。有錢有有錢的好處,但是清貧些也不是多難過。
反觀,一個孩子說出對窮的恨,這社會的嫌貧愛富風氣是不是該被檢討?
不鼓勵仇富,更不允許嫌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條件,無須就個人的條件討論或議論。
有錢沒錢都是很個人的事,學生如果在體育課穿皮鞋才應該被關注是否疏忽,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穿了什麼牌子的鞋」。
作者介紹|陳青
愛寫文。出過書。還在寫,還想出。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