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其實企業是對人才的鑑別方式。
台灣企業無法判斷誰是人才,特別現在這種遇到劇烈產業結構轉型的情況下,傳統企業最喜歡的聽話、服從性高、任勞任怨的員工,即使再聰明,都無法推動組織變革。此外,即使招募到具有創造力的員工,但怎樣養成一種學習型組織的環境,促使人才的潛能開花結果,又是另一個大問題。
台灣的老闆用人就是在賭,並且透過議價降低自己的風險;但問題是,當老闆發現自己賭贏了,居然真的招募到一個人才,這個人才完全物超所值的時候,這個人才已經要走了,而且留都留不住。
人是這樣子的,你對人刻薄,人家會記在心裡,這時候你要加薪,人家也看不上你了。現在這支年輕創業家的影片,談到的不只是創業的心態,還有老組織的問題。
勞方與資方的關係應該要是對等的,雙方互為對方的Giver跟Taker。
不可否認,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對資方有利的買方市場。短期而言,將持續對資方有利。但隨著人才外流、少子化世代逐漸長大,人才供給量將下滑地非常迅速,在需求量不會隨之下滑的情況下,再過不久,勞資關係就會開始轉向對勞方有利。
如果企業資方不快點真正理解人才的需求,調整人才招募、人才培育的模式,很快就會遇到招募的瓶頸。
雇主們,別當Giver了,還是回歸本質,真正從Partner當起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原文標題:雇主們,你們不是Giver;求職者們,你們不是T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