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開復直指「台灣已經沒有機會做AI創業」,引來非常大的討論;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很快回應「台灣在AI領域絕對有機會。」
讓我們先回到李開復的原意來看。
李開復認為:「台灣錯失了軟體、互聯網、搜尋引擎、社交網路四波重大變革,台灣的銀行思想非常古老,法律非常落後!沒有技術、資金、應用情境、實驗場域,以及能識別並幫助創業的VC(創投),更沒有大數據及市場可推動AI發展!」李開復在後續訪談中強調,台積電跟鴻海一樣有機會在AI應用的硬體領域取得一席之地,但AI創業不可能了,而被AI取代的大量人力將轉向服務業。
關鍵是,AI創業。李開復非常清楚,一個國家想搞AI創業需要的不只是技術,還必須還能兼具法律面、資金面、市場面等「企業本身以外」的條件。
王堅的回應非常有意思,總觀而言,他認為:「人工智能一定要數據,但不是數據不是你的,就不能做任何事,這是兩句不同的話。」換言之,王堅整篇文章說的是「沒數據不要緊,一樣可以玩出花樣」,強調的是「大家都還是有機會」。這跟李開復的論點對不到焦,兩者討論的層次完全不同。
結論是,王堅(以及許多批評者)根本沒弄懂李開復說什麼。李開復強調的是,從「產業」格局來看,台灣有沒有機會透過「創業」,成為AI這個大趨勢的贏家。
要成為一個時代的產業贏家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真正算得上贏家的,大概就是那一、兩個國家。例如,台灣真的在社交網路趨勢下完全沒有吃到任何營收嗎?當然不是,買伺服器都還是得找台灣廠商。
但台灣是「贏家」嗎?事實上,台灣就是沒有能堪稱贏家的新創企業啊。
整體而言,我個人很喜歡王堅採訪最後一段的標題「沒有不可能,除非一開始就否定自己」;然而,這句話看起來很熱血,卻不是事實。
唯一影響人類能否奮力向前的是「希望」,真的,人只要陷入絕望就會自我放棄,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就會往前走。自我肯定跟自我否定,可能不是重點。因為,這世界上有一種自我否定叫做破釜沉舟,有一種自我肯定,叫做取暖討拍。
偏偏台灣的絕望感,就來自於取暖討拍;台灣人一直覺得「我們還有優勢」,正是自我阻礙的最大因素。我這樣一說,一定又有人急得跳腳想罵我「台灣哪有這麼差」云云。
是啊,我本來就沒說台灣很差,那幹嘛跳腳?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這不正是被刺到痛點的反應嗎?
台灣其實真的可以抱持希望,客觀看來,台灣有這個本錢。然而,台灣卻一直沒辦法透過正確的自我評估,建立自我肯定、進而創造希望。
什麼是正確的自我評估?不只是知道自己有什麼,更要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懂別人有什麼、也懂別人沒有什麼。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就要開始強化弱項,透過行動讓自己持續成長,進而自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