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已事隔十年的女作家,選擇在26歲時自殺?一位分析師說,答案很明顯是…

2017-05-12 10:16

? 人氣

林奕含自殺的火藥庫,來自於「被老師誘姦」以及「沒有愛的家庭」;這兩者一樣重要,缺乏任何一者,林奕含走上絕路的機率都會大大降低。這兩點,很多人拿來分開談,但我認為重點是這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候的交互作用。

「被老師誘姦」這件事情,在心理上真正造成的創傷,跟自尊有關。林奕含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完全就是一種透過合理化手段來防止自尊受傷的「防禦機制」,只有林奕含承認「我愛他」,才能避免知覺到「自己受騙」、「自己被對方輕視」、「對方根本不在乎自己」。

然而,沒有一個人,能夠長期透過防禦機制矇騙自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合理化機制像是一種止痛劑,雖然你吃了之後暫時不痛,但是痛因沒有解除,你就得一直吃下去。

但這個止痛劑並非沒有副作用。每個人的生活世界都很廣,你會遇到各種人事物,總有一天會碰到跟你相近的故事。一次、兩次、三次之後,這個止痛劑會越來越沒有效果。

21(圖/Readmoo 閱讀最前線@facebook)

這件事情很嚴重嗎?其實還好。說穿了,就是「幻滅」。

我們即將脫離兒童期、進入青少年期的時候,會經歷第一個巨大的理想幻滅—父母並非全知全能。這件事情的衝擊,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最大的變數,我認為是父母的教育態度。如果父母展現的態度,是落落大方地承認自己也有不懂、不會、不知道的事情,而且能積極地跟孩子一起探索這個世界,這個痛感不會持續很久,孩子會很快地理解這個世界很大很開闊,父母即使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但仍是能協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生前輩。

但林奕含的父母,顯然不是這種人,我認為這個家的運作核心,是「過度的自尊」而不是愛。

林家基本上就是極高度社會化的存在,覺得自己處在金字塔頂端好棒棒、覺得家裡每一個人都理所當然地應該要是符合「完美社會期待」的那個樣子。

換言之,這種自許社會精英的自尊,是最不能戳破的幻覺。這種家庭,不會有愛的,你相信我;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跟林家這種「有條件的接受與包容」剛好是兩個極端。這世界上不存在著同時符合兩者的家庭,即使你覺得有,那也只是還沒經過試煉而已,例如爆發林奕含事件前的林家。

林奕含面對的,是三個層次的幻覺破滅:「我是沒有價值的」、「我的家庭是沒有愛的」、「我的老師是鄙視我的」。這三件事情通通都跟社會期待以及自尊有關。

聰明貌美的林奕含,受到所有人的喜歡與稱讚,但本質上,她卻懷疑自己的存在有沒有價值;林家表面上完美,卻缺少家最重要的元素,愛;林奕含尊敬的老師,表面上是人人稱讚的正人君子,事實上是個陰險狡詐的騙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