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期就有性行為,真的會讓成績下滑嗎?讀書時父母總是耳提面命告訴我們「上大學再談戀愛」、「出社會再交男女朋友」,考試最重要,然而經濟學家發現,會影響學業成績的其實並不是戀愛或性愛本身……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
我十七歲,正在修讀初級經濟學。我很多朋友都在認真談戀愛了,我也想找個女朋友,但又擔心會分心而影響課業。我該如何做成本效益分析呢?——來自英國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的班
親愛的班:
很多經濟學家都討論過這個問題。社會保守分子最近主張「婚前禁欲可以增進品格和自我控制力」。
看來似乎更可信的,就如同經濟學家塞比亞(Joseph Sabia)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如果性交的實際效益高於事前預期,青少年可能就會把原先投資在人力資本上的時間和精力,轉而投資在未來可以獲得的性愛上。」
用正常人聽得懂的話來說,意思就是:性愛可能會讓人分心,因為它好玩得出奇。
處女或處男的學業成績比較好,這一點大家都不懷疑。但原因是性行為會傷害腦細胞,還是因為本來就覺得學校很無聊的小孩,才會去更努力尋找好玩的事情呢?塞比亞教授在《經濟學報》(Economic Inquiry)的文章中,分析了青少年決定初夜年紀的數據顯示:想要體驗性交的小孩,在學校的成績本來就已經不好了。
塞比亞教授的研究結果證明,女生似乎不會因為失去童貞而有絲毫分心——也許是因為她們那些年輕男友的性技巧,不足以讓她們分心吧。
不過小心點,因為對男生來說就不是如此了。塞比亞教授發現,失去處男之身,會讓你的成績下降幾個百分點。這就是我數學不好的藉口,而且我到現在依然堅持是如此。
分心的,臥底經濟學家。
作者介紹│提姆.哈福特 Tim Harford
知名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主筆。在該報撰寫、並供稿全球的專欄「臥底經濟學家」,揭示日常生活經驗背後的種種經濟觀念。他同時也是全球唯一開設答客問專欄「親愛的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他曾擔任BBC電視節目《聽我的,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 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現主持BBC廣播節目《多或少》(More or Less)。文章散見《君子》(Esquire)、《富比士》(Forbes)、《紐約》(New York)雜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獲得專門針對新聞從業者所頒發的巴斯夏獎(Bastiat Prize),廣電節目也曾獲獎。現與妻子和兩個女兒居住在倫敦。
著有暢銷書《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The Undercover Economist,早安財經出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早安財經《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