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買你回來多少錢?」面對阿公阿嬤傷人提問,越南女孩一句話霸氣打臉

2016-10-21 15:48

? 人氣

新移民在台灣努力活出自己的新生活。(圖/孫志熙攝,天下提供)

新移民在台灣努力活出自己的新生活。(圖/孫志熙攝,天下提供)

遠從東南亞過來的外藉新娘, 除了要適應文化差異及生活問題, 更大的問題在於社會岐視的眼光及誤解, 令她們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 如何轉變所有人對她們的看法, 越南籍的黎氏映珊做了最好的示範。

越南籍的黎氏映珊十多年前來到台灣,如同多數外籍配偶,除了面對離鄉背井與文化差異的辛苦,還要操心孩子教養與未來課業問題,她一邊操持家計,一邊到補校進修,但丈夫卻染上惡習,一度情緒崩潰又無人傾訴的她,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到天主教教會借閱書籍是唯一的壓力出口,直到接觸「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好好」),獲得陪伴及鼓勵後,她加入推廣多元文化的行列,並開始在政府單位擔任通譯人員,服務許多遭受家暴的新住民姊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延續黎氏映珊計劃的精神,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於今年舉辦的多元文化夏令營,讓孩子了解東南亞文化。(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走出老公朗讀陰霾,越南新娘助人獲新生

2010年,好好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聘任她在內的5位新住民姊妹進入協會工作,同時協助她們申請「社區一家」補助,實行自己想從事的計劃,黎氏映珊於是順利拿下該年個人類首獎。

然而本書採訪期間,她已因故離開屏東,不便聯繫之下,由好好成員及當年計劃的工作夥伴代為回述這段立足他鄉的艱辛故事。

「越過南洋夢想起飛」計劃中,黎氏映珊期待改善的近身議題,包括種族歧視造成的文化差異、婚姻自主性不足、生活適應不良、親職教育問題共四類,為期一年的執行過程中,她進入屏東50所以上的小學舉辦多元文化課程。介紹她加入好好,也是計劃執行夥伴的胡清嫻回憶:「剛開始進到學校很傷心,因為大家對新住民還沒有正面的看法,如果哪個小朋友的媽媽是外籍移民,都會被同學取笑,當時映珊的小孩快要上國小,所以想透過課程改變這樣的狀況。

(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黎氏映珊帶孩子們認識越南國旗的「金星紅旗」所代表的意義。(圖/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天下提供)

胡清嫻同樣來自越南,曾參加過協會在新住民服務中心承辦的中文課程,她也在2011年透過多元就業方案任職於協會,並擬出自己的計劃申請「社區一家」,「我本來不會電腦也不會打字,協會教我們怎麼進行多元文化宣導,給我們很重要的舞台,五年前如果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可能還是跟一般姊妹一樣在工廠工作、回家顧小孩,不管外面對我們的看法。」

這些被好好推上前線講課辦活動的移民姊妹們,一開始不免緊張得發抖,口音也常被小朋友糾正,胡清嫻分享她的經歷:「我教他們越南文化,他們也教我中文怎麼講得更標準,是我多賺到的;有的老人家講話比較直,會問我『老公買你回來多少錢?』我就馬上糾正,老公不是買我,他是用越南禮儀娶我過來的,我是坐飛機來,不是裝在箱子裡;也有人說『妳們每個月賺的錢是不是都拿回越南?』我就說阿公阿嬤你們的小孩過年過節是不是會包紅包給你?我們也一樣會包給父母。講過三次以上他們的觀念就會改,能夠將心比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