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在台灣建立的最後一座城池!走訪北門周遭古蹟前,你該了解的事…

2016-10-30 10:30

? 人氣

自北門高架橋汽車引道拆除後,北門重現於台北街頭,不僅令人驚艷於古城門的質樸之美,更令人好奇台北城的身世,究竟台北城及周遭古蹟隱藏些什麼秘密呢?「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特別專訪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研究員黃俊達,帶我們一起探索北門及北門周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隱藏兩套風水系統的台北城

黃俊達表示,「牡丹社事件」讓清朝政府認知到日本政府覬覦台灣的野心,在衡量台灣的海防、治安、經濟以及物產因素後,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因而同意當時福建巡撫沈葆楨對於台北建府的請求,台北城成了清朝最後一座興建的城池。

台北城的範圍為何呢?大致是由現今中山南路(東門)、愛國西路(南門及小南門)、中華路(西門)以及忠孝西路(北門)所圍起的範圍。為什麼清朝政府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建立台北城呢?據了解,主要有三點考量,包括:土地面積,因為建城需有完整而寬廣的土地以供建設;平息艋舺與大稻埕兩地瑜亮情結之爭以及風水。也就是說,台北城除了是清朝最後一座興建完成的城池,也是一座看過風水的城池。

有趣的是,整個台北城的規劃隱藏著兩套風水系統,這兩套風水系統指的是陳星聚與劉璈兩套不同的風水觀。

時任台北知府的陳星聚,其風水觀是以恆常不動的北極星做為建城的基準點,並確認台北城的重要軸線,因而形成方形城池、城開四門、十字形街道以及重要軸向為南北向等建城腹案。

後來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接手台北的建城工作,其認為台北城原來的方位有些問題,應以山勢的走向做為建城的參考,而陳星聚所規劃的台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因此將台北城轉而13度角。黃俊達指出,這也是為什麼位居南北重要軸線的北門街(現今之博愛路)並不正對北門的原因。

黃俊達說,近來的研究推翻了原台北城正對北極星的說法,研究認為台北城是依著淡水河的走向來做規劃。

小龍女「斷龍石」在北門重現

在台北城的五個城門中,至今仍保留原貌的是北門。北門又叫做「承恩門」,有著「承接皇恩、承受天恩」之意。當時清朝官員都是在北門外的淡水河邊上岸後,先至接官亭,再由北門入城,北門是清朝時期迎接中央要員的城門,同時也是靠海最近的城門,政治與戰略位置特殊,因此在建造時還有甕城的設計。

甕城源自於宋朝時期對於重要城門的設計,主要目的在避免敵軍進攻時,被立即攻破,因而會選擇在重要城門的城牆及城門外,再加一道城牆及城門。甕城可以說是重要城門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北門甕城的城門上原有塊「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這塊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二次大戰後移至新公園(今228公園)內陳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方空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