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百年金紙行!手工打造的台灣鬼神金庫

2016-10-27 17:39

? 人氣

 陳坤輝拿著重達十二磅重的木槌,敲在鐵製的刀片上,他說在沒有機器可以裁紙之前,這是將大張紙材成小塊的方法。(圖/文化銀行提供)

陳坤輝拿著重達十二磅重的木槌,敲在鐵製的刀片上,他說在沒有機器可以裁紙之前,這是將大張紙材成小塊的方法。(圖/文化銀行提供)

「在日治時期的時候,金紙製造是被禁止的,我手上的這隻錘子,就是當時用來偷做金紙的器具。」傳統金紙師傅陳坤輝,拿起手上十二磅重的木槌,揮舞了幾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坤輝講古 追溯紙錢歷史

陳坤輝是陳協和金紙行的經營者,這家老字號是台灣僅剩不多的手工金紙行,在日治時代就已經創立,至今逾百年,詳細創立的日期目前已不可考。

關於紙錢的民間傳說百百種,在整個東亞都有這樣的祭祀文化。傳說紙錢起源為蔡倫弟子尤秀才,為了賣紙而想出來的手法。據傳尤秀才先假裝死去,其妻子宣稱燒紙可以當作陰間的貨幣,帶著街訪鄰居一起燒,沒想到尤秀才死而復生,告訴大家他把這些燒來的錢送給了閻王,閻王就送他回到陽間,從此之後紙錢大賣。

而陳坤輝告訴我們的版本亦相當有趣,他說在唐朝以前,金紙上面不貼錫箔,就只是普通的一張紙,若是想燒給孔子,就在上面畫一個孔作為代表。一直到唐太宗遊完地府後,因為看到了陰間紙錢上貼有錫箔,因此返陽後才指示部署模仿製造,從那時候開始,紙錢才會貼上錫箔。

文化銀行02

原始錫箔的大小,陳坤輝說,金紙行中所用的錫箔大多由馬來西亞進口。

文化銀行03

將錫箔貼到紙上之前,亦需要將大張錫箔裁切至小塊。

皇民化運動  全台禁燒紙錢

時間拉回到較近的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傳統民俗極盡打壓,禁燒紙錢也成了其中的一個項目。日本政府規定,只要有人舉報,就可以直接扣押製造金紙的人二十九天天,不需上繳任何報告,被舉報三次,就要被送進法院。

陳坤輝轉述父親與祖父的遭遇:「日本政府當年的做法,從原物料下手,不罰燒金紙的民眾,只罰製造的人。」當時所有紙漿原料都被政府管制,但燒金紙的需求隨著戰況增加,人們開始想盡辦法找原料,就把腦筋動到不要的垃圾上。「那時我們就去找學生用過的、不要的筆記本,把這些紙張回收起來,打成紙漿做金紙。」陳坤輝道。

不僅僅是原料,連生產工具也因為管制而取得困難,因此當時許多壞掉淘汰的工具,就被撿回來重新加工。陳坤輝拿起了門邊沾滿灰的大木錘子,睜大著眼描述:「上面這一圈是輪胎皮,為什麼要加裝這個呢?因為不能被發現,要安靜地敲,加這一圈可以讓聲音變小。」

文化銀行04

因大量的裁切紙張,不難看到工廠內的機具上,都蒙上一層厚厚的金紙屑。

然而,在這樣的嚴密控管下,卻擋不過民間的信仰隨著恐懼加深。1935年的新竹台中大地震,震垮了魚藤坪鐵橋,也就是今日的龍騰斷橋,大家為了保平安需要燒紙錢祈福,金紙就成了最好賣的東西。到了美軍大空襲的那段時間,社會上瀰漫著恐懼的氛圍,日本政府的禁令雖嚴,卻擋不住大家對於戰爭的未知及害怕,在天災與戰爭下,印金紙彷彿印真鈔一般,往往貨還沒看到,錢就先付下去了,「那是最好賺的年代」陳坤輝緬懷地說。

竹南中港 台灣冥界印鈔重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