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說話」,很少在「溝通」。
說話不是開口出聲就好,如果開口能出聲就是說話,試問路邊野狗也會開口「汪汪」,這也是說話?
或許有人會主張「是的,動物也會透過聲音表達情緒」。但是放到人與人的交流上,我們還是傾向於定義溝通是透過文字化的語言。
所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很合理的,放到現實,就是跟日本人說日語,跟法國人說法語。語言相通是對話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彼此對焦與調頻,例如跟孩子用粗淺的語言,甚至是疊字等。如果遇上說話不符合年齡的人,確實是一門挑戰。
說話能力要跟年齡相符
或許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驗,遇到非常「直白」的人,說話毫不修飾,還以「坦白誠實」自居。有人會說「誠實」與「魯莽」是一線之隔,如果有話直說或是有話實說就是誠實,那誠實的價值也就太低了。有話直說有多少誠實的成份?值得討論。
舉例,說一個人胖或是說一個人笨,那也是說話者的個人主觀意識,如果說確實體重過重是胖,那笨怎麼定義?純粹看智商測驗嗎?所謂的book smart與street smart是不同的,會讀書的聰明與會生活的聰明都是聰明。
「國王的新衣」裡面被人設為誠實的小男孩,之所以被認為誠實是不是因為年紀小,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有資格有話直說。但是成年之後,我們知道許多人的狀況有其原因與背景,舉例肥胖,不少是受遺傳、環境等影響,不全然是因為個人貪嘴或是自我管理不好。
遇到不會問話講話的人,可以…
「說三次」不只是很重要可以用上,遇上不識趣的人亂探隱私時,也可以用上,故意裝傻,問對方「你剛剛問的是什麼」「你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要問什麼什麼嗎」。
很有趣的,你可以看到,每回問一次,對方越問就越尷尬,越說越心虛。畢竟在社會走跳,大家其實是對哪些話可以說、不可以說有個大方向的共識,規矩與價值觀各人有異不全然相同,但是原則上知道問人感情狀況或是工作薪水等是不合宜的。愛問的人或許是管不住自己的八卦心態。
分享個有趣的。好友曾經被問到為何單身未婚時,問的那人刻意包裝了話術「妳條件這麼好,是不是眼光過高一直挑啊……」(其實就是心裡原話可能是:妳有什麼問題嗎?怎麼還單身!)
那人想透過灌迷湯來探人隱私,朋友順她的話回了「所以妳是眼光低所以一下子就嫁了嗎?」那人當場愣住,不知怎麼往下接,畢竟她自己說出「單身不嫁=可能是眼光高」的。朋友也跟我更新了後續,那位同事後來到處跟人說我這朋友之所以單身就是因為「很不會說話」。
對於八卦的人,無須有問必答,無須滿足別人的八卦或是好奇心理。
作者介紹|陳青
愛寫文。出過書。還在寫,還想出。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