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一台要價400美金的吹風機,便是在實驗室裡是耗時四年。過程中Dyson收集了1010英里(mile)的人類頭髮,去試驗哪種風和溫度不會傷害髮質。透過嚴謹的測試,創造出不傷害髮質的高檔吹風機。
和Dyson一樣,Google有一間秘密實驗室名為Google X。專門給擁有最瘋狂點子與最有才華的人,實踐想法的機會。Google X是由麻省理工、史丹佛等名校畢業生和從微軟、蘋果挖角來的頂尖工程師組成。Google眼鏡和Google自動駕駛車便是這個實驗室最著名的產物。
不論Google還是Dyson,建立秘密實驗室的目的,都是為了能給公司的工程師,一個最能發揮創意的空間,讓他們研發出最特別的產品。這個策略也確實讓兩家公司的產品,具有創意性與獨特性。
在選人方面,從Dyson平均工程師年齡僅有26歲就可以看出,James Dyson偏好年輕的工程師。他認為年輕的工程師比較敢嘗試新事物,也不害怕失敗,而這正符合他鼓勵員工去「失敗」的理念。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也曾在Y-Combinator(創投公司)的募資會上說:「年輕人就是比較聰明,這也是為什麼西洋棋高手都是年輕人。」臉書員工平均年齡僅有29歲,也反映了祖克柏的選才喜好。
透過不停嘗試和研發,讓產品維持高質量高價格
除了選才與管理方式外,James Dyson對於產品的定位也有自己的堅持,Dyson的產品不論是吸塵器、吹風機或烘手機,都是領域中的高檔貨,但為何價格不親民消費者仍然願意買單?原因很簡單,因為Dyson的產品耐久度和產品效能比同業更好。Dyson的產品會那麼優秀,這裡歸納出兩點。
‧透過不停的試驗,讓產品成為佼佼者
Dyson第二代吸塵器DC02,在Dyson和6位工程師緊密的合作下,花了2年修正了約15個版本才推出產品;而掃地機器人花了17年嘗試1000多個版本才成功;Dyson的靜音風扇更是在64位工程師耗時3年,試驗640個版本才正式上架。
正是透過不停嘗試與修正的反覆動作,讓Dyson的產品不僅具有獨特性,還讓消費者很難有挑剔的地方。如James Dyson曾說過的:「消費者總買比較好的產品」,James Dyson相信高品質的產品才是成功之道。
‧比起打廣告,Dyson選擇把盈餘投入研發新產品與招募
從公司剛創立,James Dyson就堅信公司的銷售額應該是靠研發部門提升而不是靠廣告。以1996年為例,Dyson花在研發的金額將近廣告的六倍之多。到了2015年,Dyson的淨利是3,400萬美金。James Dyson依然選擇把46%淨利重新投入研發部門,這比他的同業競爭對手創科實業(Techtronic,約36%)和伊萊克斯(Electrolux,約24%)都高出許多。
Dyson James更計畫在2020年前再招募3000位年輕的工程師,並創造至少100樣新產品。除此之外,Dyson在2015年花9000萬收購固態電池(安全性較高且相同體積下能儲存更多電量,但目前成本太高,尚未普及)企業Sakti3後,還計畫在未來五年,投入14億美金建造電池工廠並希望量產固態電池。
在講求CP值的年代,很多企業紛紛推出平價的產品,希望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創造盈餘;但如James Dyson曾說過的「如果你不能在價格上贏過對手,那就在品質上贏過他們吧!」,James Dyson相信高質量無瑕疵的產品,才是久遠的經營之道。
作者/肇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原標題:「現代版愛迪生」如何讓Dyson稱霸吸塵器產業
對科系所學或未來出路仍有問題,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