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用來傳播種子的媒介,也是復育計畫中特別需要考慮的重點。以大王花(Rafflesia)為例,這種在東南亞雨林生長的植物,擁有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花朵。然而,我們對這種植物的像葡萄柚那麼大、寬度可達十五公分的肉質果實,所知卻相當有限。
「我從來沒看過文獻上描寫有關果實如何傳播的記載,」沃夫甘.史達比說道:「有人曾經寫過說,他們認為是齧齒類動物,因為曾看過這類動物啃咬這種果實;但是,就算你能找到所有以果實為食的動物,也不表示牠們就是傳播者。我讀到一段敘述寫著,大王花果實的果肉聞起來像酵母菌;這是你在非洲的大象活動領域範圍裡可發現的果實特徵。像大象這類的哺乳類動物不太辨認顏色,但是嗅覺非常敏銳,所以我馬上就領悟到,這種果實是設計來讓亞洲象傳播的。亞洲象是瀕臨絕種的動物,而且在大王花的棲息地裡幾乎已不復存在。要回復這樣的環境,你要不自己介入一棵一棵種植,要不就得把播種動物帶回來。」
這種看法並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來。當非洲的科學家檢視現在大象已經消失的地區時,他們發現那些靠大象來傳播種子的植物族群也隨之縮減。靠大象傳播的果實通常果肉很少,但卻有著別種動物無法入口的大型果核。沙漠椰棗(Balanites aegyptiaca)的果實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研究人員發現,當大象不復存在時,椰棗種子的發芽率也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五。
即便沒有大象,少部分未經傳播的椰棗種子也會發芽,但是幼苗的生存率只有百分之十六。看來,只有非洲象能為這種罕見樹木提供高效率的傳播服務,並保證現存族群的復育,甚至還可能建立新的族群。這個研究說明了,阻礙植物種子的傳播機制,可能會造成毀滅性的衝擊。
史達比在最後加上了這段話:「種子是植物的一生中唯一可以旅行的階段,所以它是植物一生的決定性時刻。這也是為什麼種子具有這些非凡驚奇的適應方式,藉由風力、水力、動物或人類,來幫忙它們四處遊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原標題:生命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