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吟專欄】台北馬拉松前夕 回憶馬拉松志工初體驗

2019-12-06 09:00

? 人氣

(圖/謝幸吟提供)
1992台北國際國道馬拉松只能使用「中華台北田協協會」這個稱呼,真是無可奈何只能妥協的國際現實!(圖/謝幸吟提供)

微微泛黃的接待員資料,其中兩頁是外籍參與者名單,選手、翻譯、領隊、教練一共60人,來自24個國家。分別是亞洲兩國:日本、韓國;非洲5國:波扎那、賴索托、模里西斯、南非、史瓦濟蘭;北美洲兩國:加拿大;中美洲1國:墨西哥;南半球 兩國:紐西蘭、澳洲;歐洲12國:比利時、保加利亞、丹麥、英國 、芬蘭、匈牙利、義大利、拉脫維亞、挪威、波蘭、羅馬尼亞、瑞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半來自歐洲,實在罕見,其中包括1991年8月21日再次宣布獨立的拉脫維亞,拉國選手的護照,不曉得和蘇聯佔領時期的護照一不一樣?而當時拉國也和我國有總領事級的外交關係(1992年1月29日至1994年7月28日),雖然短暫,但同樣是外交史上極少的例子。

有機會成為1992年第一屆台北國際國道馬拉松志工,是因緣際會獲得當時田徑協會理事長紀政紀姐的邀請,全程陪同專程來台參賽的南非選手團,一星期都住在中興橋頭豪景大飯店,除了帶他們逛台北,認識台北,最特別的經驗是,他們每天早餐都要吃玉米粥,專程由南非帶來的玉米粉,在爐火上自行烹煮,我花了很大努力和飯店協調,同意選手在凌晨3、4點使用廚房。選手,教練,飯店主廚,主管,和我,夜深人靜時,廚房裡熱鬧滾滾,選手為自己一天的能量預備。

那年,南非選手第二名!他們送了紀念盤給我,卻在後來搬家時遺失。但那些半夜煮粥的日子,卻永遠記得。四分之一世紀過了,希望他們一切都好,繼續在賽道馳騁,或培力年輕跑友,或轉換人生跑道。

我與國道馬拉松結緣於1992年,這段緣份在2018年3月11日重新串起,那一天是我的第三場半馬,從月落跑到日升,也是第一次在國道慢跑!而國道馬拉松近年來和陽光基金會合作,透過路跑倡議臉部平權,並且改在3月舉辦,以今年為例,名稱就叫2019臉部平權運動--台北國道馬拉松。 

1992台北國際國道馬拉松,主題是《連接未來的跑道》。當時的未來,一晃眼,已經27年。

責任編輯/林安儒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幸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