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48 年「種族隔離法」(Apartheid)生效,南非黑人遭受的制度歧視壓迫不斷。1983 年,白人政府「讓步」,籌組三院制議會(tricameral parliament),被同年成立的南非民主統一戰線(United Democratic Front,簡稱 UDF)批評是白人政府分而治之的扭曲讓步。1985 年,UDF 協調以杯葛方式,抵制白人以及跟種族隔離政權合作的黑人所擁有的商店,要求讓南非黑人享有完全公民權。
要講述南非黑人的抵制運動,先要由 UDF 的出現及其角色開始。1970 年代末,南非黑人社區裡的基層權益組織湧現。然而,這些組織的重點不在於政治行動,而是針對社區發展問題,例如租金上漲、基本服務費用、迫遷等。日後成為 UDF 創始成員的 Popo Molefe 在當時提出,關注這些「本質、現實及重要」的問題,將使人們相信,「通過他們聯合的行動,能夠改變生活」。他認為:「我們必須認清,租金、票價、電費上漲只是煙霧。我們要撲滅引起煙霧的大火 —— 種族隔離。」
據 Molefe 解釋,UDF 乃基於整場民族抗爭,朝向同一基本目標前進的大前題下成立。這個由 500 多個反種族隔離組織共同構成的聯盟,因而在 1983 年興起。作為整合大部分黑人民權力量的平台,UDF 旨在協調各組織,展開全國性運動。在 UDF 領導下,就成功阻止三院制議會方案通過。
不過,1985 年的抵制行動,並非由 UDF 發起。起初,抵制只在開普敦附近的小城鎮「開花」,參與人數只有 150 至 700 人。然而,當政府於 7 月 21 日宣佈東開普(Eastern Cape)36 個轄區進入緊急狀態後,抵制行動便在當地的伊利莎白港(Port Elizabeth)發展,並在 UDF 支持下蔓延至省內其餘地區。再來是西開普省、德蘭士瓦(Transvaal)及納塔爾(Natal)。宣佈緊急狀態與抵制蔓延有直接關係,UDF 發言人在緊急狀態生效後不久便指,抵制乃黑人僅餘的非暴力抗爭形式。
除了打破「白色經濟圈」,地方上的黑人社區組織,亦開始自行建設社區。他們建立的委員會,從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地方議會手中奪取權力,會又選出代表,出任地區委員會成員,與國家組織合作。各地委員會不僅動員當地社區參加罷工及抵制,更解決問題,例如組織警務、街道清潔及垃圾清理,還有醫療保健等服務。整場運動打破原本政府直接統治的束縛,並在實際解放前的抗爭過程中,開始創造屬於人民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