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身為京都百年文化縮影的京町家愈來愈少?理由可能出乎意料的實際與現實

2020-02-02 09:00

? 人氣

根據統計,京町家於1996年到2003年七年間減少了約百分之十三,之後仍以每年百分之二的比例下降。(圖/photo-ac)

根據統計,京町家於1996年到2003年七年間減少了約百分之十三,之後仍以每年百分之二的比例下降。(圖/photo-ac)

根據財團法人京都市景觀.社區營造中心的調查,位於市中心(註)的京町家於1996年到2003年七年間減少了約13%,之後仍以每年2%的比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型態的住宅、公寓大樓和商辦大樓。京町家之所以逐年減少,可歸因於法律、技術和住民三大層面的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是法律面:稅金等制度對於町家的保存沒有助益;現行的建築基準法制定時,在耐震、防火等方面未將町家的構造與工法納入考量。

接著是技術面問題:新建町家或修復舊町家所需的保養、管理等技術未能傳承下來;町家用的木材或材料的流通制度不甚完備,所需材料取得困難;

此外還牽涉到住民的問題:現代人較無「住居要代代傳承下去」的觀念;無法適應多少有些不便的町家生活。

上述各因素交錯出現,使得町家數量逐年減少。

(圖/健行文化提供)
(圖/健行文化提供)

註:指上京、中京、下京、東山區區內,於明治後期規劃為市區的範圍。

強化住居與住民連帶感之「町家生活醍醐味」

住宅為耐久財,只要保養、管理得宜,壽命(從建好到拆除)可達五十、甚至是一百年,但一般認為現在住宅的平均壽命只有二十五年左右。蓋新屋需要大量資源與物力,拆除老舊建物則會製造出約一棟房子那麼多的垃圾。今日,大量生產、大量廢棄、大量耗費資源已被視為是全球暖化的主因,修繕和保養不但能延長住宅的壽命,也能有效節省能源與資源,應能成為永續循環型社會的模範。

對於已習慣近代舒適住居空間的現代人來說,京町家寒冷、昏暗又不方便,住起來並不舒服。然而只要配合季節更迭,在建具、日常用品和衣著上下功夫,京町家住起來也可以很舒適。像這樣住民積極與住居產生連結,這正是「町家生活醍醐味」所在,如此不但居住之樂與禮儀規矩等生活文化跟著萌芽,住居本身也會成為生活文化的載體,例如座敷、床之間等空間規範了住民的言行舉止,令人愛不釋手的日常用品則讓人生出愛物惜物之心。不僅如此,町家生活更孕育出如打掃家門、灑水去塵等對公領域的責任感,而推動祇園祭與地藏盆的最大力量──「連帶感與責任感」,亦即町的文化,也因而得以慢慢成形。

將町家的生活文化傳給下一個世代

這幾年興起一股町家熱潮,町家的需求大增,資產價值也跟著提高。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住民和屋主不清楚町家的價值。保全町家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必須讓「町家的價值」廣為人知,保全町家,或使其再生,如此不但傳統技法得以傳承,也能促進木材等材料的流通市場活化。

現在有許多新型態的商用町家,僅保留町家外觀,內部則是完全不同的機能(如餐飲店)。這些商業設施引起大眾對町家的興趣,對於重新認識京都的生活文化,也扮演重要的窗口角色。此外,町家生活也相當受到年輕族群的喜愛。町家之所以受歡迎,即便多少和強調「與自然共存」等環境意識高漲有關,不過或許更是因為古老町家的設計之美與職人手藝,或是前人樂在生活的玩心與知性,讓大部分粉絲感到懷舊與愜意吧。

為了讓那份屬於個人的愜意感受慢慢轉化為對整個「町內」、甚至是對京都整體市街景觀的關心,實有必要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京町家的魅力與價值,繼承前人留下來的物質與精神文化,並傳承給下一個世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行文化《京町家:京都町家的美感、設計與職人精神》(原標題:現代的課題──町家的保全與再生)
責任編輯/柯翎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