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感受不到自己的生活意義,唯有逃避工作時,才覺得活著。但活著為了什麼?為了工作賺更多錢?或說只能透過工作來換取欲求的享樂?但享樂什麼時候成為一種欲求了,難道它不應該是人生的基本嗎?
你有好多的問號,對人生感到不解。
你躺在床上想著。不知不覺,一天過了,又是週日深夜與週一凌晨的交界,你在潛意識中欺騙自己那還是週日晚,但不是,昏沉的目光移回手機顯示的「週一03:40」,你在絕望中睡去,希望隔天不要到來。
但早已隔天。
「異化」說明的是:人們感受到無法掌控生活與工作,只為了虛無的目標而奔跑,努力的過程無法達成真實的渴望。同時,渴望經常也變成不是自身的渴望,而是社會告訴你要追求的渴望,像是大量的財富、顯赫的名聲、令人羨慕的生活。
只是,那都不是你。
這些都一再否定我們形塑生活的能力,讓我們認為無法掌握和決定自己的命運,進而對生命產生絕望的感受,也容易走向終結生命一途。
「研究顯示,無力感的經驗本身就會直接導致身體和精神問題,包括憂鬱症和焦慮症。……如果工人缺乏信心或組織來集體地表達他們的不滿,那就會把沮喪和憤怒轉向自己、當成個人問題。換句話說,階級鬥爭的程度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程度有強烈關聯。」
如果在工作場合,或是任何一個受到壓迫的場域中,當我們沒有辦法替自己發聲,那股怨氣只能往肚子裡吞。原本是別人覺得你沒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慢慢地,一部分的你會內化他們的想法,覺得是自己沒用,才沒能滿足他們。另一部分的你,對於沒能表達出看法或是改變現狀而受辱,對自己感到氣憤又無奈。
尤其是在階級地位不對等的狀況下,你更沒辦法將想法說出口,心情也無處宣洩。你必須忍耐,因為同階級的人也未必會聚在一起取暖,可能同屬競爭廝殺的對手,需要踩著或踹向對方往上爬。
你鄙視一切,卻仍這麼做。
你感到慚愧,卻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泯滅人性的選擇。你感到敵視,只能拉遠距離或製造隔閡來保護自己。你感到失控,所以在生活中努力地找尋可控制的人事物,盡可能在意識上欺騙自己是愉悅的。
這些過程,融合精神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的話來說,即是:「自我感受不到掌控生活的自由,被取消了自發性與自決權的結果,終將導致分裂的情感投射、極端的被遺棄感、以及破碎的現實想像。」
馬克思做出總結:「他們不被允許成為完全的人類。」
對精神痛苦者給予諒解與安慰
綜觀《精神疾病製造商》一書,它所強調的是:「沒有任何情感痛苦是『先天的』,即沒有證據證明它是大腦患病或基因缺陷的產物。但是,反而有相當多證據證明,情感痛苦是由於極端的不平等所致,處於底層的人自然就覺得自己是因為無用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