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議,若發現掉落或受傷蝙蝠欲撿拾救治時,不要徒手、務必戴上手套或以布包裹,再以便利商店的關東煮杯之類的容器,引導回樹上或送醫。
最好是不要接觸,防檢局提醒民眾,無論於何處見到衰弱或死亡蝙蝠,切勿自行接觸,並請通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或蝙蝠保育團體協助安排救傷或採樣送檢。
面對狂犬病、冠狀病毒疫情,人們對蝙蝠存在不少問號。本報昨日報導台灣狐蝠研究調查近況,即有讀者來函,擔心因武漢肺炎造成民眾對蝙蝠出現仇恨言論與不當行為。但光靠撲殺野生動物防疫?不,恐怕適得其反。目前已經證實台灣原生蝙蝠未帶原、也不具傳播的能力,失去蝙蝠的同時,恐怕也喪失牠在生態系提供的服務。
除了台灣狐蝠造福森林、讓我們有熱帶水果吃,食蟲性蝙蝠更是「不會污染環境的殺蟲劑」,尤其抑制影響農作物收成的昆蟲功不可沒,也說明何以在農業社會,視為福氣的象徵!
構成疾病的病毒、細菌,是微生物的一環,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成員,這些病毒原已存在環境中,也和宿主發展出共生之道,或達到一定的平衡,但是若環境條件改變,往往讓這些疾病有了管道大量散播,一發不可收拾。野生動物不可能撲殺得完,只會讓生態系出現缺口,空出的棲位,很快被其他個體或物種填補,可能助長疾病的散播。
生物多樣性疾病「稀釋效應」:
萊姆症(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菌(Borrelia burgdorferi)所導致,這種細菌會躲在一種白足鼠身上,這種動物特別喜愛遭受破壞的環境中,因此,當一處環境遭受破壞,使得很多物種無法生存而消失,白足鼠族群就會增加;壁蝨的若蟲會吸哺乳動物的血,因此當壁蝨在遭受破壞的環境中,只能吸白足鼠的血,而一旦這隻白足鼠(保毒宿主)體內有伯氏疏螺旋菌,就會藉由壁蝨(傳播媒介)叮咬後,傳給下一個叮咬的人類,造成萊姆病情。
但是若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壁蝨就不會只叮咬白足鼠,帶著伯氏疏螺旋菌的機率也跟著下降,萊姆病的疫情也隨之減緩,這就是所謂的稀釋效應。
稀釋效應有助於一部分疫情掌控,但最重要的是疾病預防。過度開發以及不當接觸,通常是造成疫病流行的原因。而維持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反而是掌握疫情的契機。有些疾病在原來的區域獲得平衡,但因環境破壞使得保毒宿主遷徙到其他區域,造成當地的疫情;或不當接觸讓原本控制在小區域的疾病得以散播開來,造成嚴重的疫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