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花蓮變得怎樣了?七年級遊子訴說心聲,都快認不出這是自己故鄉

2017-03-02 11:50

? 人氣

花蓮與島真是連成一氣了,連島民瘋狂的黃色小鴨在鯉魚潭也有複製版紅番鴨;一台車一票人,搶灘七星潭;在故鄉生活之必要是逃離觀光客,友人說他都避開那些熱門景點,哪裡哪裡也不能去囉……家鄉現在是什麼樣子,掃墓的時候就知道了……

後山是島中孤島,關於島的想像同物資藉著蜿蜒難行的蘇花公路,遲緩且逢雨便斷的進入此地人的腦海。關於島的種種不過昨日之夢,此地人翻個身,說忘就忘。更不必言位花蓮南部、自市區出發仍需一小時車程的玉里,一個無事而停滯的時空。我的家鄉。我的童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唯一的例外是某年花蓮縣長選舉,民進黨的游盈隆——花蓮父老口中的砲灰棄子——到玉里國小造勢(編按:1997年)。瞞著父母前往。週五作夜市之用的玉里國小周邊插滿綠旗。不知政治何物,看台上台下那般聲嘶力竭的呼喊,竟也莫名感動。

回到家,收起無以名之的心情,看爸媽奚落游盈隆,陪笑且作無知狀,雖然本來就無知得很。豐饒綠海,在選後枯萎。此後週五再去夜市,踏在國小半死的草地上,心中有股淒涼,但不知為誰,大概是因著自己唯一的島的想像與外界之聯結就此湮滅而悲。

小鎮無事。然後是陳水扁當選。

那年選舉,島上如戰場,不過打的是自己人。後來才知道說不定從來不是自己人。國中週記上,每週抄著選舉新聞,感覺島又離自己近了一些。在電視前看陳水扁當選,內心不止的震動,覺得被解放。從哪解放,被誰解放,其實並不知道。

陳水扁發表當選感言的同時,屋外傳來鞭炮聲,那一刻感覺自己真正活在這座島上,與外面的世界一同跨過了舊時代。在一週感想寫為台灣完成政黨輪替感到光榮、開心云云。週記發下來,獲得扁迷老師大大讚賞,眉批寫了好幾句,一時覺得自己真是大人,後來才明白不過是拙劣的模仿。

那是我對時代翻山而來攪亂小鎮的最初回憶。

此後數年跑馬燈過去,看著新聞上,隨著八掌溪事件、唐飛辭職石頭終於搬走、核四停建,陳水扁聲望持續走低。三一九事件那天,在花蓮高中上課時忽然傳來別班的驚呼聲,同學竊竊私語:總統中彈了。課堂間立刻打開電視,全校同學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回家途中,像走在懸崖邊上,一路膽戰心驚。霎時島內一片肅殺。島與孤島再次連結。

後來北上讀書,在島的中心生活,逢寒暑假才回去。車程從四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小時多,普悠瑪之功;車程縮短,家鄉反而更遠。其餘,在讀書與戀愛之餘,不過是偶爾的輕輕的地震,震央花蓮。

在台北日子過得很輕,彷彿只是暫時懸掛在這。大學以半荒廢的方式度過,有時在租賃的房子裡晃蕩發呆,不禁會想這就是了嗎?這就是當年那個花蓮小子想與之聯結的世界嗎?想像島的歲月變成回憶,或者說坐實了對島的想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