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ちょっと最近忙しくて、今回はちょっと…。(最近有點忙,這次有點…)」
「お誘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検討させてください。(謝謝你的邀請,讓我考慮一下。)」
或是「めっちゃ嬉しい!私XXX大好きだから食べに行きたーい。でもごめんなさい、一緒に食べに行きたいけど、その日予定入ちゃってていけないんです。(好開心!我最喜歡XXX了,想去吃。但是,抱歉,雖然想一起去吃,但是那天已經有事情了,沒辦法去。)」
這類不明確說「NO」,一定得讓對方自己揣測的回答方式;或是明明一開始表現很有興趣,但下一句馬上轉成不能去的對話,會讓台灣人不明所以,但卻是日本人的日常,也是不能有話直說的「曖昧」文化。
因為每次範例的對話內容都很曖昧,所以有天,班上一位來自歐美的同學舉手問了老師,為何日本人不明確說「NO」。老師只能苦笑說,不是日本人絕對不說「NO」,而是傳達時避開直接說「NO」是日本人的老規矩,目的是不想讓對方留下壞印象。
在日本,不會「讀空氣」是大忌
在日本社會中,為了與周圍的人「協調」,人們必須練就「讀空氣」的本領。如果做出了不合宜的行為,或是應該做出這樣的反應,但你沒表現出來的話,可是會被日本人說「KY,(KY就是指空気が読めない,不會讀空氣)」的,翻成中文就是「白目」。
「讀空氣」可說是日本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性,去年還有一部著名的日劇:「凪的新生活」也是在探討讀空氣這件事。這裡所說的讀空氣,不是說日本人真的看得懂空氣,而是能藉由判斷周圍的氣氛,而給予適當的反應。讀空氣,一方面算是一種顧及他人心情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現出日本民族性中的集團主義。筆者之前曾訪問過在日本開素食餐廳的台日混血老闆娘,她也曾在訪談中提到,每次公司聚餐時,她不敢去提自己是素食者的事,就是怕自己的表現「不會讀空氣」而麻煩到他人。
筆者本身的經歷是,每次跟日本人討論報告,或是要去哪裡玩時,通常A、B兩方案,群組裡只要多數人選擇A方案的話,幾乎沒有人會再說B方案了,但筆者當時就很白目,提了B方案的事,結果一起討論的另外兩位同學,彼此看了一下,當下明顯感受到一股尷尬的氣氛,最後只好自嘲解圍。
那麼,如果真的不是很贊同大家提的方案時,該怎麼辦呢?筆者最後發現,如果日本人遇到這種情況時,通常會先配合而不表現出不願意,之後等回去或日子即將到來時,再用上述那種「尊重+「抱歉」+「感興趣」的曖昧方式,傳訊息跟你說,他不能去了。
在日本,路上的行車都會禮讓行人、便利商店的店員永遠會笑著跟你說謝謝、就連路人跌倒時爬起來的第一句話,也是說:「すみません」等等,雖然都是一些芝麻小事,卻讓人覺得這地方的人很能互相尊重、人跟人之間保持著舒適的距離。
下次若有機會到日本玩,可以觀察日本人說話的眉角,試著練練「讀空氣」的本事,你會發現,日本人這點真的和台灣很不一樣!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