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台灣,真會面臨「無預警停電」?專家:若現在不做這件事,停電是可預見的

2020-04-20 15:47

? 人氣

以目前運行狀況來看,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預測誤差就已經大約10%,換算約為24萬瓩,此誤差量連系統備轉容量之1%都不到,這種誤差對台電這頭大牛來說,扛得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2025年的誤差10%是什麼概念?光是計算太陽能的部分,就直接躍升到160萬瓩(如果只算八成的發電量),約佔系統備轉容量的5%~7%,等於是三分之一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不同時間點的10%,可以帶你從天堂直達地獄。

台電又在恐嚇人民了吧?台電從遷台以來就牢牢掌握所有的發電、用電機密,怎麼會說沒有能力即時掌握發電端的發電量呢?

因為裝置容量1,000kW以下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可以不用時時刻刻回報他們現在的發電量有多少。時時刻刻回報,再生能源公司可是要多花錢的。這原本是政府為了提供誘因讓再生能源公司願意設置小規模的案場,但最後演變成有些再生能源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躲避法規、審查程序等,拆分大案場成為多個小案場,因此原本的美意成了漏洞。

以個別公司的角度來看,都覺得誤差那麼一點時間有什麼關係,我又不是不回報發電量給你,晚一點而已嘛。嗯,以個人的角度來說,得了新冠肺炎還在外面趴趴走是我的人權,不能怪我吧!

但是自從新冠肺炎之後,我們懂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無限上綱人權、民主、平等,因為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彼此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天下太平的時候當然可以高談人權、民主、平等,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利益最重要,但是當系統性風險發生時,什麼叫做追求個人利益極大化?你的利益,要靠所有人共同合作才能得到,靠你一人你扛得住嗎!

幸好這件事有解方。我們之前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併網的神救援!三分鐘帶你搞懂電力輔助服務》文章中提出六大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必須立刻提高發電端和需求端的預測能力

我們應該運用科技,提高再生能源發電預測的準確性與重新調度程序,以及增加電動車充電負載變動的參數進電力系統中。理想上必須準確預測明天24小時的發電出力,電力調度中心在日前機組排程(Day-ahead unit commitment)作業才能準確且有效進行。

這種預測能力,就是再生能源管理系統,也就是我們說再生能源公司可以再賺的錢。下一篇,我們將從再生能源管理系統展開,談一個正在發生的商機:電力物聯網。

作者介紹|楊雅雲

綠學院創辦人,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稀有的大跨度整合型專家,專業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電網、電動車、儲能、節能、循環經濟、綠建築,擅長把最專業的綠色科技行話,翻譯成最淺的白話文說出來。2014年創辦綠學院,同時為Green Impact Lab綠色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著有《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一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未來人的預言:2025年大年初二將發生這件事)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