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經濟奇蹟,是因為企業家年輕時肯吃苦?他舉出血汗女工的事實,打臉慣老闆

2017-04-24 15:51

? 人氣

把青春送給輸送帶與台灣經濟的女工

這些故事說明當年女工十分搶手,然而,當年女工的職場卻是環境惡劣、危險重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09年,紀錄片《她們的故事》紀錄了1960年代開始的加工出口區女工故事,陳芬蘭的「孤女的願望」則唱出了那個年代女工的心聲。紀錄片《她們的故事》提到了1973年的旗津渡輪「高中六號」沈船事件,71名乘客有25人溺斃,這25人皆是在高雄加工出口區工作的未婚女性,這也是旗津二十五淑女墓的由來。

那個年代,女工為了台灣經濟而犧牲青春與生命,在新聞上屢見不鮮。例如,1975年,板橋市南亞木業工廠大火,燒死9名女工。1976年,台南新營針織工廠火災燒死4名女工。類似工安新聞層出不窮,而且女工權益也沒有具體的保障。

女工在當時成為推動台灣經濟的社會主角,許多描寫女工的創作陸續出爐。1976年,楊青矗的文學作品「工廠女兒圈」在聯合報副刊連載;1977年,鄭琇月一曲「女工的故事」觸動了當年女工的芳心。因為女工現象蔚為風潮,1979年,中影製作了由秦祥林、陳秋霞主演的電影《一個女工的故事》。1980年代初期,工人作家楊青矗也陸續發表《外鄉女》系列小說,《外鄉女》後來也改編為戲劇,從2017年4月起在民視播出。

(圖/想想論壇提供)
鄭琇月「一個女工的故事」唱出女工的心聲。(圖:friDay音樂/想想論壇提供)

從1960年代美國扶助台灣經濟,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開始,女工就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角。1970年代、1980年代,吃苦耐勞的女工十分搶手。這些女工,一輩子從事機械式的工作,絕大多數都是小學畢業或國中畢業就到工廠上班,用青春換取家裡的經濟改善,把自己的「機緣留在門外,將青春嫁給輸送帶。」

沒有加班費、沒有週末、沒有颱風假、沒有勞工運動的保障,但是女工們吃苦耐勞展現了無比堅韌的生命力,也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要談台灣的經濟,大老闆們有貢獻,徐重仁們也可能努力過;但別忘了,當年撐起經濟的動力的是女工,而不是大老闆「口中」年輕時的不怕低薪、不怕苦

文/阿圖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縮影人間】被遺忘的女工身影)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