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經濟奇蹟,是因為企業家年輕時肯吃苦?他舉出血汗女工的事實,打臉慣老闆

2017-04-24 15:51

? 人氣

1977年的9千元是一個什麼概念?

1977年,當時基本工資是600元,勞工投保勞工保險工資最低1160元。根據官方資料,1978年3月勞工平均工資5987元;1978年12月,勞工勞保最低薪資調提高到2460元,童工、學徒為1740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再以大家最關心的房價為例,1977年,位於台北市民生社區的民生新城每坪售價2.7萬元;位於板橋中正路的資生新城三樓每坪1.45萬元、二樓每坪1.65萬元、一樓每坪1.91萬元。如今,民生新城每坪售價95.8萬,上漲約35.5倍,但勞工平均薪資卻上漲不到10倍。況且,本文例舉的民生社區,算是當年的高價地段,若是萬華、士林、北投、中山、松山、南港甚至內湖等地,每坪低於1萬元的房子比比皆是。

在那個年代,勞工薪水的確負擔得起房價,在那個年代,只要肯工作就有翻身的機會。這也無怪乎,在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那個葉啟田「愛拚才會贏」、林強「向前行」等歌曲的背景時代,會讓眾多的台灣人懷念。

被時代遺忘的女工

在那個勞權不發達的年代,勞工職業傷害與災害甚少人聞問,更別說話語權絕對掌握在老闆手上。如今,許多大老闆也想把當年對經濟的貢獻描述成年輕時低薪肯吃苦的結果,在媒體的討論中,也不曾看到「女工」這兩個字的身影。在過去重男輕女的社會中,農村的家中若有男生會唸書,那麼男生的姐妹大概就只有前往工廠賺錢協助兄弟唸書的命運。於是,勞權低弱,女工的情景更是悲慘。

1970年代,政府推動客廳即工廠政策,許多家庭代工應運而生。以代工國際大廠運動鞋的彰化寶成企業為例,當年也時常到鄉村運載女工去上班,一早到鄉村載人,傍晚再把女工送回鄉村。

然而,當年離鄉背井住在工廠的女工更多,台灣的出口代工業打造了經濟奇蹟,而經濟奇蹟的幕後推手就是這些血淚女工

當時的工廠喜愛雇用任勞任怨的女工,因此女工搶手。1976年,內政部、教育部、經濟部、青輔會等各部會甚至研擬應屆畢業的國中女生,如想就業即可提早兩個月畢業的方案。當時工廠搶女工的花招百出,例如彰化織襪工廠為了留住女工,以非法手段扣留女工部分工資,工資則用女工名義儲存在廠中;女工若非因搬家、結婚、生產而離職,否則領不到儲金本息;而這純粹就是防止女工跳槽的手段。至於台北更有工廠,將女工宿舍視為軍營門禁森嚴,避免其他工廠前來挖角。此外,廠商下鄉招募女工,介紹人可得五百元佣金;計程車司機載到外地來謀職的女工,介紹到工廠即可獲得介紹費,女工車資也由工廠支付;國中校長老師帶應屆畢業女學生前往工廠參觀,也有「紅包」傳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