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非凡的祇園祭現場,都在做什麼?
《古都》裡,千重子回憶起幼年時代的水木真一,曾畫眉毛,塗口紅,作平安時代的裝束打扮,乘上祇園祭的山車。他因生得清秀,還曾被扮作童女。童男童女不是遊行一天就能結束的,他們必須到彩車街挨家挨戶登門拜訪。節日典禮和童男童女的活動要忙上一個月的光景。長大了,千重子的父母私底下依然溫柔地笑稱這位與女兒青梅竹馬的真一為「童男」。
7月10日,有提燈佇列遊行。下午四點半左右開始,從八坂神社出發,經四条河原町、河原町御池至市政府前,那位致力於傳統文化宣傳的市長又和服登場,向佇列贈送花束。在廣場前表演完幾隊舞蹈後,再經寺町通、御旅所,回到八坂神社。夜九點,八坂神社的能舞台有舞蹈奉納儀式。佇列有吹笛的樂隊、小町踊、鷺踊、稚兒馬隊等。
小町踊行列都是還在讀小學的女孩子,服飾、髮型皆作元祿時代(1688–1704)的風格,簪戴整齊,畫白妝,眼角嫣紅,楚楚動人。她們提燈或小鼓,且歌且舞,舞姿雖稚嫩,卻極典雅,十分惹人憐愛。這時節的京都已溽暑難耐,小姑娘們的妝容被汗水打濕,一旁的母親們隨時跟上補妝。每個孩子都一絲不苟,嚴肅鄭重。大概這也是京都人刻在骨子裡的最內斂又最堅固的驕傲。
中旬有宵山與山車巡遊,是祇園祭的高潮,各地人都紛紛來看,不大的街區吞吐幾十萬遊客。所謂宵山,是指祭典前夜的活動,特指祇園祭山車巡行的前夜。我最怕人多,逢此大節要嘛躲在家裡,要嘛到香織家避暑。但去年香織說,她多年不曾看過祇園祭,很想重溫。我們便在宵山的黃昏一齊換了浴衣,上街看燈。河原上逐漸點起燈,川床擺起酒宴,風流的人們臨河享用古都的盛夏。白鷺、蒼鷹緩緩掠過水面,又往山邊去。
城裡熱鬧極了,許多穿著浴衣的男女,團扇拿在手裡,或者插在背後的腰帶裡。物換星移,就是再強調保留古都的傳統,也無法阻擋城市的發展變化。高樓廣廈,霓虹香車,雖與古典風情相悖,但現代人到底不能拒絕。年輕人的品味也江河日下,滿目都是大花大朵和俗豔的花色,特別常見的是櫻花、繡球、牽牛花,不離紅紫粉一系。我最喜歡傳統的藍白色系,偶爾見到素淨典雅的紋樣、高華優美的腰帶,頓時眼目清涼,一再貪看,多半是上品的中老年婦人。也只有她們,才有財力與眼光,穿得了這樣的衣裳。
年輕男人的浴衣,鬆鬆繫著腰帶,那樣子好像隨時都要跟身邊的女孩子私奔似的。年長些的,雖然似乎冷酷些,但總也脫不去浪子的氣息。想起《小早川家之秋》裡的老主人就穿著浴衣,戴涼帽,搖著扇子,大夏天溜到京都會老情人。情人雖然年紀大了,但舉手投足仍優雅又撩人,也穿浴衣,藍白色調,紋樣樸素。夜色與晚風稍稍洗去白日燠熱,裝飾無數燈籠的山車也顯露出華美絕倫的造型。車上的人吹笛奏曲,這音色是長久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