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不容易。」這是暢銷書《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作者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的開篇第一句。這不是什麼新感慨,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想。
正如作者在書中指出,很多人都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覺得人生就應該很輕鬆、很公平、很享受。這樣一來,正常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歡樂和痛苦,都被看作是天大的煎熬。
數千年來,各類精神哲學領袖都在提醒我們,想當然的期望會給我們帶來絕望,只是大多數人還沒領悟到這一點。
遮雲蔽日的狂熱期望
為何人會因不如意而生出悲傷、憤怒或挫敗?主動改變心態以跟上人生的節奏,豈不是更合理的存在方式?說起來應該是這樣的,可惜人們通常不會這樣做。作為活在未來的動物,我們總有一堆「奇思妙想」。
放在面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一邊是對未來保持積極的願景和展望,並做好親手創造的準備;另一邊是期待所有事情都能順理成章地朝著個人理想中的樣子進展,否則就感覺到受了傷害。來看看安妮.威爾遜.雪芙博士(Anne Wilson Schaef)在女性冥想書籍《Meditations for Women Who Do Too Much》中是怎麼描述的:
「期望是殺手,出現即伴隨著失望。同時讓我們對眼下正發生的事實渾然不覺、視而不見。因為實在太心心念念於想要看到或不想看到的事了,所以看不到正在發生的一幕幕。期望也會將人困在幻覺裡,我們會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別人身上,並以此作為衡量現實的尺規,產生掌控的錯覺。」
與願景不同,期望會引發自我折磨。如果說信念是為了保護自己,那麼期望,尤其是對別人的期望,往往只會帶來失望。於是我們就陷入了如下面這位美國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筆下的私家偵探菲力浦.馬羅(Philip Marlowe)一樣的焦慮裡:
「我站起來,走到屋子的角落,拿一桶冰水潑在臉上,過了一會兒就感覺好一點了,但也只是一點。我需要一杯酒,需要人生的港灣,需要休息,需要一個家……但我現在有的是一件外衣、一頂帽子和一支槍。我把它們帶上,從屋裡走出去。」
看過著名勵志影片《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嗎?裡頭有個典型的例子就能說明單方面期望所帶來的巨大破壞力。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出色的醫生父親和他的兒子。父親把兒子送進名校,希望子承父業,不屈不撓地逼兒子放棄做演員的「荒唐」想法。最後兒子自殺了。這個悲劇顯然是父親的期望和執念帶來的後果,他完全忽視了兒子的意願。